首页 >> 古诗文 >> 长安晚秋原文 诗词名句

长安晚秋

作者:赵嘏 朝代:唐代

长安晚秋原文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诗词问答

问:长安晚秋的作者是谁?答:赵嘏
问:长安晚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长安晚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赵嘏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嘏名句大全

赵嘏长安晚秋书法欣赏

赵嘏长安晚秋书法作品欣赏
长安晚秋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
题:一作《长安秋望》,一作《长安秋夕》。
⑴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⑵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⑶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⑷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⑸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⑹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⑺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⑻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诗文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哟,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巩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赵庆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徐再思,朝代:元代
    标签:咏物写花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 作者:佚名,朝代:两汉
    标签:抒情思念古诗十九首写花妇女相思孤独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 作者:黄巢,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菊花抒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作者:张仲素,朝代:唐代
    标签:秋天妇女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 作者:王夫之,朝代:清代
    标签:写花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 作者:赵师秀,朝代:宋代
    标签:秋天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代
    标签:秋天抒情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 作者:道潜,朝代:宋代
    标签:秋天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 作者:杨无咎,朝代:宋代
    标签:婉约闺怨秋天妇女思念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 * ,修竹萧萧晚。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 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秋天怀古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代
    标签:秋天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锺。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 作者:韩元吉,朝代:宋代
    标签:写花爱情抒情怀人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支。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 作者:王驾,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写雨写花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作者:岑参,朝代:唐代
    标签:写花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标签:写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标签:菊花思乡感怀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夏天写景写花女子孤独咏物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 作者:朱熹,朝代:宋代
    标签:励志惜时读书秋天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
    标签:思乡秋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作者:元好问,朝代:金代
    标签:咏物写花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