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初向云台辨云树,已是希夷栖隐处

初向云台辨云树,已是希夷栖隐处

尤怡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尤怡的《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

全文:
刘君新从华阴归,为我口述华山游。
华山巀嵲五千仞,金精白气西作秋。
初向云台辨云树,已是希夷栖隐处
足捷如骑酒家龙,眼明未厌公超雾。
径回路绝飞鸟还,青壁杳蔼凌云端。
停策仰望坐叹息,安得羽翼临风翻。
垂垂铁绠一千丈,烈日长风久摩荡。
半足入壁出壁间,双手缘云上云上。
苍龙当我来,兀奡露半背,我欲踏之势恐坠。
不知天际去之几,俯视人间已无地。
此时贾勇气转健,矫首三峰忽当面。
峰顶玄鹤鸣向人,云中玉女遥相见。
仰天长啸天宇空,浩浩万里来罡风,幸不吹堕尘埃中。
五陵北原青未已,黄河无声流向东。
平生浪迹长游衍,太华峰头足萧散。
以兹顿遣胸中忧,却使云泉今尚婘。
吾闻此语心茫然,天池仙掌纷眼前。
忽忆十年意不乐,魂梦却堕东峰巅。
何时拄杖凌紫烟,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

尤怡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云台

(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 晋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宋 张辑 《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 云臺 ,一叶渺 湘浦 。”

(3). 汉 宫中高台名。 汉明帝 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 邓禹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宫云台 ,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境。即 西岳 华山 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卫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云臺峯 在 太华山 东北。” 清 厉鹗 《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 云臺峯 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

(5).山名。在 四川省 苍溪县 东南,接 阆中县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 郁洲 , 明 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李希凡 《云台小记》:“ 云台山 屹立在 黄海 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 云台 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

(7).道观名。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锦里 差隣接, 云臺 闭寂寥。” 冯浩 笺注:“所谓 云臺观 也。”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 云臺 任满,又还因任,赛 汾阳 考。”

云树

(1).云和树。 南朝 梁 刘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维 《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浄,天长云树微。” 明 刘基 《梅花引》词:“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

(2).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诗:“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戴望舒 《夜蛾》诗:“飞越关山,飞越云树。”

(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驛,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明 高启 《读周记室<荆南集>》诗:“生别犹疑不再逢, 楚 天云树隔重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雄举动》:“但念 吴 头 楚 尾,云树为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众天将天兵﹞依依敬别,因吟以劝慰之:‘离别深情世罕抛,关心云树及河桥。’”参见“ 云树之思 ”。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栖隐

亦作“栖隐”。隐居。《隋书·隐逸传·徐则》:“遂怀栖隐之操,杖策入 縉云山 。” 唐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诗:“君心尚栖隐,久欲傍路归。” 明 杨慎 《蜀士》:“ 符载 、 杨衡 、 宋济 、 张仁宝 皆 蜀 人,栖隐 青城山 。” 清 魏源 《永嘉山水诗·西雁宫》:“昔贤栖隐地,静悟先天中。”

尤怡名句,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尤怡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