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横鞭一指条叶动,宝钗堕地声铿鍧

横鞭一指条叶动,宝钗堕地声铿鍧

周麟之中原民谣雨木冰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周麟之的《中原民谣雨木冰》

全文:
雨木冰,贯珠络玉千葩明。
横鞭一指条叶动,宝钗堕地声铿鍧
昨日登车天地墨,怪雨盲风起东北。
俄然散雹乱飞霙,流淖满途深没膝。
前车折轴不得行,后画脱辐泥翻轭。
晓来廓氛天宇清,万象夺目何晶莹。
凛如介士执矛戟,四野列陈霜雪凝。
汴河堤是民惊诧,问是何祥木冰稼。
平生有眼未曾看,旧说惟闻达官怕。
车中嗫嚅齐鱼生,尝学五传窥遗经。
因言前哲论灾异,占曰庶人皆执兵。
只应北地干戈起,草木如何刃相倚。

周麟之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一指

(1).一个指头。《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宋 苏辙 《御风辞》:“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

(2).一次指点,或一下指向。 汉 王充 《论衡·程材》:“直言一指,触讳犯忌。”《晋书·苻生载记》:“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 晋阳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店主人往外一指,説:‘那不是他们脚上的伙计们回来了?’”

(3).《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谓天下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马可以理尽,故无是无非。后因以“一指”为齐是非得失之典实。 晋 潘岳 《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於一指。”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於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繫,穷通不足以滑和。”参见“ 一指马 ”。

(4).一个宗旨。《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

条叶

枝叶。比喻分支;支派。 唐 皇甫湜 《韩文公神道碑》:“ 汉 之兴,故 韩襄王 孙 信 有功,復封 韩王 ,条叶遂著。” 唐 韩愈 《房公墓碣铭》:“ 房氏 二相,厥家以闻,条叶被泽,况公其孙。”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故 汉 代儒学虽极盛,而所谓八儒者,则渺不可覩,其条叶附萼,千差万别,又迥非初开宗时之情状矣。”

宝钗

(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逊 《咏照镜》:“宝釵若可间,金鈿畏相逼。” 唐 李贺 《少年乐》诗:“ 陆郎 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釵金翡翠。”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明日短篷眠夜雨,宝釵留半股。”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宝釵罗带,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黄花,岂后乐之襟期?”

(2).见“ 宝釵楼 ”。

地声

(1) 伴随地震的可听低频声,多半是由地面的振动传到空气时引起的

(2) 一种低沉的、像闷雷似的短的声音,常在活动地震区听到,一般认为是由地震引起的

铿鍧

(1).形容声音洪亮。《文选·班固<东都赋>》:“钟鼓鏗鍧,管弦燁煜。” 李周翰 注:“鏗鍧,声也。” 唐 白行简 《三梦记》:“羣女旋进,金石丝竹鏗鍧,震响中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入一门,黑暗漫无所睹,但闻传响鏗鍧,比明处更宏远。” 清 缪锺渭 《纪大东沟战事吊邓总兵世昌》诗:“两军鏖战洪涛中,雷霆鏗鍧天异色。”

(2).形容文词铿锵有力。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兄 勔 及 剧 ,磊落词韵,鏗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 宋 刘克庄 《<辛稼轩集>序》:“公所作大声鏜鎝,小声鏗鍧,横絶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清 宋荦 《漫堂论诗》:“独 唐 人诸体咸备,鏗鍧轩昂,为风雅极致。”

周麟之名句,中原民谣雨木冰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周麟之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