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

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

释道潜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道潜的《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全文:
上人妙齿遗樊笼,嗜好岂与稠人同。
岩栖水饮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鸿蒙。
少林人亡仅千载,末路鼓舞谁为雄。
江西老褐真望士,蚁趋云合争所从。
羡君伏役事且久,诚专志苦迷春冬。
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
去岁扁舟下吴会,溪山胜践情所钟。
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节物徂秋风。
朝来兴尽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鸿。
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

释道潜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心珠

佛教语。喻指清净如明珠的心性。 南朝 梁简文帝 《释迦文佛像铭》:“心珠可莹,智流方普。”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寒巖深更好,无人行此道……形容寒暑迁,心珠甚可保。”《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

磨错

磨光锉平。多比喻磨炼意志。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虽然,世之操纵方圆,雕琢技能,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死往生来不能絶也。”《唐明律合编·私铸铜钱》:“磨错成钱令薄小者,徒一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捣蚯蚓成浆,以箭括淬之,其锋之銛利,过於磨错。”

精莹

晶莹,透明光亮。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敲冰煮茗》:“逸人 王休 ,居 太白山 下,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取溪氷敲其精莹者煮 建 茗,共宾客饮之。”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吾 闽 玉华洞 石似 崑山 而精莹过之,小者如拳,大者二三尺许。”《天讨·相如<四川革命书>》:“该地盐精莹而味佳, 黔 楚 最行销,而商贩卖,亦因时市以定价。”

彷佛

同“仿佛

水月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冲融

亦作“冲融”。1.充溢弥漫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

(2).水波荡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 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 ,东注 溟 渤 ,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

(3).冲和,恬适。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杨伦 笺注:“言以年暮,故羡山人颜色冲和。” 元 李裕 《摸鱼儿》词:“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拈花著柳。”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吾则甚服其冲融大雅,油然悠然,从容自适,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尝有孤臣寡妇之怨悲、鱷鱼鵩鸟之祲怪引藉为激壮也。”

释道潜名句,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释道潜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