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夫

历史官职

中大夫怎么写好看

中大夫怎么写好看

①爵名。春秋始置。晋、齐等国分大夫爵为上、中、下三等,为其中第二等。郑国置称 “亚大夫”。战国沿置。②官名。、汉时置,为皇帝侍从官员,属郎中令二千石。掌论议,侍从皇帝左右,无定员,多至数十人。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光禄大夫。三国沿置。③王国官。汉朝置,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奉使京城国之事。两晋南沿置,晋置六人,九品南朝宋、梁均置,品秩同晋。北朝亦置,北魏为从八品下或从九品上,孝文帝改革,遂罢。北齐同于北魏。①官名。北魏置为职事官员,如典命中大夫等,各有分职,从三品上。罢。西魏恭帝三年 (556) 周礼,建六官,天官、地官等六皆置。北周沿置,为六府所司长官。武帝建德二年 (573) 罢,宣帝复置。正五命。依其职掌不同,有吏部中大夫、民中大夫等。十六国后赵后秦均置。⑤散官名。唐朝置为从四品下文散官。诸王嫡子郡王者,由此叙阶。宋初沿唐制,置为文散官,从四品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改置为正五品寄禄官,以取旧寄禄官秘书监金朝置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朝置,改从三品,宣授。明朝为文散官,从三品,升授。


1、官名,俸比二千石,掌论议。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王莽又更名为中(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汉书·王传》)。《汉书·张耳馀传》:“中大夫泄曰:臣素知之。”《汉书·吴王刘濞传》:“(吴王濞)闻胶西王勇,好兵,诸侯皆畏惮之,于是乃使中大夫高口说胶西王。”

春秋时晋国置,掌参谋议论。《左传·僖公四年》:“及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战国时魏置,《史记·范雎列传》:“(范雎)乃先事魏中大夫。”秦置中大夫,汉因之,掌顾问应对议论,无固定职事,俸比二千石,为皇帝的侍从官,无定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朝诸王国也置,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奉命使京城及诸王国。《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以骠骑长史为东平太傅为中大夫,令史王家。”三国时吴置。两晋置,六品。南朝宋梁也置。北魏置,从三品上。西魏六府置,北周沿置,为六府所辖各司长官。唐置,从四品下,为文散官。宋初沿唐制,后改为正五品寄禄官。金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改为从三品,宣授;明为从三品,升授。详历代官志。

2、爵名,春秋时始置,晋、齐诸国分大夫爵为上中下 * ;战国时魏沿置。《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词语分解

  • 中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荀子·大略》:“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吉事尚尊,丧事尚亲。”《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
  • 中大的解释 宋 代京官候选人的别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近世京朝官曰太中,选人曰中大。”
  • 夫的字典解释 夫 ū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

历史官职推荐:副统制

武官名。南宋置,为统制的佐官,地位在同统制之下,见“统制”。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中大夫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