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原文

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学婴儿。
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

诗词问答

问: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尊亲

敬称他人父母

鹤发

白发。 南朝 梁 庾肩吾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三赋南城门老》:“鹤髮辞轩冕,鮐背烹葵菽。”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髮乱如丝。”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四:“矮小的 张仲老 把他的童颜愈见涨红起来,星眼愈见睁圆起来,鹤发似乎有要直竖的形势。”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禄仕

(1).为食俸禄而居官。《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郑玄 笺:“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 孔颖达 疏:“今言禄仕,止为求禄。”《后汉书·李固传》:“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埶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 唐 韩愈 《争臣论》:“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禄仕之士,不能撙节。稍丰则飫及狗彘,稍歉则困彼妻孥。”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

(2).泛指居官食禄。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君命生至薄,名与禄仕皆无分。”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僕自禄仕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法禁。”

相离

(1).互相分离。《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 班固 《 * 通·谏诤》:“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七回:“行居寝食无相离,患难之中定臣主。”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

(2).相附;附拢。《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王夫之 通释:“离,丽也,附也。”

(3).相互间距离。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到得 厦门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为相离已远,不受催促,责任便觉得轻,二者因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马路 一带充满了战争的空气!似乎相离不远的 昼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带点儿火药味。”

何期

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 * ,少乐 * ,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膝下

(1)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承颜

顺承尊长的颜色。谓侍奉尊长。《汉书·雋不疑传》:“闻 暴公子 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晋书·孝友传序》:“柔色承颜,怡怡尽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庆寿册宝》:“ 寿皇 圣孝,冠絶古今,承颜两宫,以天下养。”

谪宦

(1).贬官另任新职。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三五:“岂知因謫宦,斑鬢入江湖。”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邀兴》:“相公为諫言忤旨,謫宦 江州 。”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谁云謫宦愁,老觉君恩最。”

(2).被贬降的官吏。 唐 皇甫冉 《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诗:“湖上孤帆别, 江 南謫宦归。”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数 琼岛 ,远来謫宦,飘蓬逐客。”

未有

没有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未有以应。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重茵

亦作“ 重鞇 ”。亦作“ 重裀 ”。指双层的坐卧垫褥。《韩诗外传》卷六:“又与子从君而东至 阿 ,遭 齐君 重鞇而坐。吾君单鞇而坐。”《东观汉记·祭遵传》:“时 遵 有疾,詔赐重茵,覆以御盖。”《宋史·赵普传》:“已而 太宗 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明 陈铎 《二犯江儿水·四时闺怨》曲:“綉被与重裀,炉香夜夜熏。”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五十:“眇目谈诗 谢茂秦 ,白头 康 邸醉重茵。”

子路

(1)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时卞地人

子路从而后。(子路与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论语·微子》

(2) 又

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彩服

犹彩衣。指孝养父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於堂前?” 清 周亮工 《延医不得寄舍弟靖公》诗:“乱里弓衣怜幼弟,危途彩服媿双亲。”参见“ 彩衣 ”。

(1).彩色服色。亦借指穿彩服的官员。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仇兆鳌 注:“棣华比其弟,綵服兼诸公。”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綵服,有职者之服。” 明 刘基 《南陵崔氏思梅诗》:“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2).犹彩衣。谓彩衣以娱亲。 唐 杜甫 《入奏行》:“绣衣春当霄汉立,綵服日向庭闈趋。” 仇兆鳌 注:“ 老莱子 綵服以娱亲。” 宋 司马光 《送苏屯田寀知单州》诗:“綵服当年戏,驪驹此日荣。”参见“ 綵衣娱亲 ”。

婴儿

(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全家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乡荐

唐 宋 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 唐 顾云 《上池州卫郎中启》:“自随乡荐,便托门墙。”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 瑜 应乡荐,累举不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前 秦少游 来京,説他兄弟俱叨乡荐。”按,后世称乡试中式为领乡荐。

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宋书·王弘传》:“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诗:“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明史·吴时来传》:“ 时来 初以直窜,声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门生故吏,分布朝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