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即事

作者:费冠卿 朝代:唐代

闲居即事原文

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
照眠夜后多因月,扫地春来只藉风。
几处红旗驱战士,一园青草伴衰翁。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诗词问答

问:闲居即事的作者是谁?答:费冠卿
问:闲居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闲居即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费冠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费冠卿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95-2

参考注释

生计

(1) 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三尺僮

童仆。 唐 费冠卿 《闲居即事》诗:“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

墙东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 君公 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 王君公 。’”后因以“墙东”指隐居之地。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唐 王维 《登楼歌》:“执戟疲於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宋 黄庭坚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 王 谢 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沧浪何地稳?晞髮问墙东。”

扫地

(1)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2)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威信扫地

红旗

(1)

(2) 红颜色的旗子

(3) 优胜奖旗

(4) 喻指先进

红旗手

战士

(1) 士兵

新入伍的战士

战士还者。——《资治通鉴》

(2) 又

江夏战士

(3)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的人

白衣战士

青草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衰翁

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子房

(1). 西汉 开国大臣 张良 的字。曾行刺 秦始皇 未遂,逃亡 下邳 。 秦 末农民战争中为 刘邦 重要谋士; 汉朝 建立,封 留侯 。 汉 扬雄 《解嘲》:“故当其有事,非 萧 、 曹 、 子房 、 平 、 勃 、 樊 、 霍 ,则不能安。” 唐 李白 《经下邳北桥怀张子房》诗:“ 子房 未虎啸,破产不为家。”《红楼梦》第五一回:“ 马援 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説 子房 。”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里面有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仙去

亦作“僊去”。1.成仙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蚕时,有神女夜至,助客养蚕……繅讫,女与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彭祖 之弟子﹞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 建昌军 南城县 僊都观 ,世传 * 於此僊去,故立祠在焉。” 清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诗之二:“我本 淮王 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2).去世。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仁宗御容赴景陵宫奉安导引》词:“彩云縹緲,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梅涧诗话》卷上引 宋 李昴英 诗注:“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元 倪瓒 《画竹》诗:“ 湖州 (指 宋 文同 )仙去三百禩, 坡翁 高絶孰与侣?” 明 吴承恩 《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逮夫 双洲 翁媪僊去, 西畹 已入官,而一切巨细不免丛孚其身矣。”

孔明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 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

(2).很明达;很明晰。《汉书·叙传下》:“乌呼 史迁 ,薰胥以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羣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吕向 注:“言天监视甚明,用辅佑诚信仁德矣。” 唐 王维 《冬笋记》:“且孝有上和下睦之难……加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斯其大者远者,况承顺颜色乎,况温凊枕席乎。如是故天高听卑,神鉴孔明。不然笋曷为出哉。”

(3).指明显。 唐 韩愈 《残形操》诗:“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

(4). 诸葛亮 的字。 三国 蜀 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 末,隐居 隆中 ,世称“卧龙”。 刘备 三顾草庐,他提出联 吴 抗 曹 的策略,遂成为 刘备 的主要谋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 卧龙 得 孔明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羞杀你晓三才的 孔明 、知六壬的 鬼谷 、画八卦的 伏羲 。”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指踪

亦作“ 指纵 ”。1.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后汉书·荀彧传》:“是故先帝贵指纵之功,薄搏获之赏。” 唐 费冠卿 《闲居即事》诗:“ 子房 仙去 孔明 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2).比喻指挥。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若人员不甚得力,则向下兵士,例各骄惰,不受指踪,多致败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李晟》:“公为元帅,得专号令, 晟 将一军受指纵而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