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虾蟆泉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过虾蟆泉原文

平生一壑清濯裳,爱泉谨护如堤防。
酌饮爰至虾蟆涪,水经第四源流长。
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压。
建瓴泻出沆瀣清,底事汗流犹背浃。
惠山车马松江舟,两泉寒冽天下求。
不知此水更奇品,世间实处多名浮。

诗词问答

问:过虾蟆泉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过虾蟆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生一

即 太一 。神名。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诗:“登坛仰 生一 ,捨宅叹珣珉。”参见“ 太一 ”。

谨护

严密遮护。 宋 袁甫 《轮对札子》:“谨护风寒之地,盖有举朝明知用非其人,而莫肯为陛下一言者。”

堤防

修固堤防

虾蟆

同“蛤蟆”( háma)

源流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天教

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神禹

夏禹 的尊称。《庄子·齐物论》:“无有为有,虽有 神禹 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成玄英 疏:“迷执日久,惑心已成,虽有 大禹 神人,亦不令其解悟。” 金 王渥 《三门津》诗:“ 大河 三门 险, 神禹 万世功。” 明 高启 《石射堋》诗:“疑是 神禹 治水时,来教鬼射降妖精。” 胡小石 《犊儿矶水府寺宿》诗:“ 神禹 昔驱水,鸿濛万灵奔。”

蟾蜍

(1) 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2) 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

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建瓴

(1).语本《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之省,谓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周书·韦孝宽传》:“窃以 大周 土宇,跨据 关 河 ,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 唐 陆贽 《诰普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 江 、 汉 上游,建瓴制寇。” 清 毛世楷 《武昌》诗:“枝梧 蜀 汉 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

(2).形容速度极快。 唐 刘禹锡 《机汲记》:“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轂之易。” 唐 杜牧 《分司东都上刘侍郎四十韵》:“寒暑逾电流,光阴甚建瓴。”

沆瀣

夜间的水气,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山车

(1).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山出器车” 孔颖达 疏引《礼纬斗威仪》:“‘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孝经援神契》:“ 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车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汉书·舆服志上》:“ 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礼,或曰 殷 瑞山车,金根之色。” 刘昭 注:“ 殷 人以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车。 殷 曰(乘)﹝桑﹞根, 秦 改曰金根。”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泛河沉璧,有泽马羣鸣,山车满野。”《宋书·符瑞志下》:“山车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泽以时,通山海之饶,以给天下,则山成其车。”《隋书·礼仪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汤 用而郊祀,因有山车之瑞,亦谓桑根车。”

(2).一种有棚的车。《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 胡三省 注:“山车者,车上施棚阁,加以綵繒,为山林之状。”《宋史·礼志十六》:“是岁,东封 泰山 ,所过州府,上御子城门楼,设山车、綵船载乐,从臣侍坐,本州父老、进奉使、蕃客悉预。”

松江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

寒冽

极冷

寒冽的北风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