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杀敌致果_杀敌致果解释_杀敌致果来历出处_杀敌致果历史典故

杀敌致果

历史典故

杀敌致果怎么写好看:

杀敌致果历史词典解释

《左传.宣公二年》:“狂狡辂(yà通迓)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通擒)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

春秋时郑宋交战,宋人狂狡倒转兵器救出落井的郑国兵士,结果反而被郑人擒获。君子认为狂狡的做法违反军令法纪,被擒活该。打仗就要勇敢杀敌,否则只能被杀。后因以“杀敌致果”表示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章太炎《十九路军死难将士公墓表》:“自中国与海外诸国战斗以来,未有杀敌致果如是役者。”


并列 致,做到,取得。果,战果。杀敌以立战功。语本《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孔颖达疏:“能杀敌人,是名为果,言能果敢以除贼;致此果敢,乃名为毅,言能强毅以立功。”郭沫若《洪波曲》7章:“这位老先生很积极,曾经倡议组织‘老子军’,以图杀敌致果。”△用于战争动员与评估。→杀敌立功 汗马功劳

词语分解:

  • 杀的解释 杀 (殺) shā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
  • 致果的解释 极其勇敢地杀敌立功。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孔颖达 疏:“能杀敌人,是名为果,言能果敢以除贼;致此果敢,乃名为毅言能强毅以立功。”宋书·刘道产传:“孤城弱众,厉志致果。”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名利之念不忘,而欲其敌愾致果,舍命不渝,又可得乎?”

历史典故推荐:幕下莲花

同“幕府莲花”。唐 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幕下莲花盛,竿头㺗佩红。”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杀敌致果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杀敌致果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