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过勤政楼原文 诗词名句

过勤政楼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过勤政楼原文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诗词问答

问:过勤政楼的作者是谁?答:杜牧
问:过勤政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过勤政楼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杜牧过勤政楼书法欣赏

杜牧过勤政楼书法作品欣赏
过勤政楼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当年庆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
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

注释
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713~741年)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承露丝囊(náng):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紫苔(tái):一种漫生杂草。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诗文赏析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务本”早成空话,到安史之乱爆发,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节也随之徒有虚名了,甚至连当年作为赠送礼物的承露丝囊也见不到了。诗的第一句说佳节空在,是总论,第二句说丝囊已无,则是抓住了“承露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使得“名空在”三字具体着实了。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移情于景,感昔伤今。杜牧善于以诗论史,借古讽今。“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

  《诗境浅说续编》云:“开元之勤政楼,在长庆时白乐天过之,已驻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见颓废。诗言问其名则空称佳节,求其物已无复珠囊,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矣。”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慨叹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可以想象,当杜牧走过这个前朝遗址时,所看到的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景象。

  诗人不写别的,偏偏从紫苔着笔。这是因为紫苔那无拘无束,随处生长,自得其乐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他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对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体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此时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这里,“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这笔法可谓婉曲回环,写景入神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极度感伤之下写成的,全诗却不着一个“悲”字。从诗的整体看,诗人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的是此刻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此时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此时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戴叔伦,朝代:唐代
    标签:边塞讽刺爱国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作者:李适之,朝代:唐代
    标签:讽刺叙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 作者:陈于王,朝代:明代
    标签:讽刺

    玉树歌残迹已陈,
    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
    不爱江山爱美人。

  • 作者:佚名,朝代:元代
    标签:写人讽刺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边塞写景讽刺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
    标签:爱情讽刺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作者:胡铨,朝代:宋代
    标签:抒怀讽刺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 作者:路温舒,朝代:两汉
    标签:古文观止讽刺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
  • 作者:李涉,朝代:唐代
    标签:儿童讽刺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标签:离别讽刺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 作者:曹植,朝代:魏晋
    标签:叙事写人讽刺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鲐虾,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 作者:汪遵,朝代:唐代
    标签:讽刺
    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代
    标签:忧国忧民讽刺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 作者:李涉,朝代:唐代
    标签:讽刺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 作者:孔稚珪,朝代:南北朝
    标签:古文观止讽刺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
  • 作者:聂夷中,朝代:唐代
    标签:忧国忧民讽刺
    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作者:郑遨,朝代:唐代
    标签:女子讽刺忧国忧民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几乡税。
  •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讽刺怀古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1],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2],岂宜重问后庭花。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标签:讽刺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千里涵空照水魂,万枝破鼻团香雪。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蛮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里。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