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 诗词名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诗词问答

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作者是谁?答:岑参
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岑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参名句大全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书法欣赏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书法作品欣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诗文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戴叔伦,朝代:唐代
    标签:山水思乡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思乡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 作者:姜夔,朝代:宋代
    标签:思乡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 作者:李煜,朝代:唐代
    标签:宋词三百首春天写景思乡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作者:姚燧,朝代:元代
    标签:思乡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场头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个临危自省?
    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
    十年旧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标签:抒情边塞思乡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 作者:王勃,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思乡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 作者:何逊,朝代:南北朝
    标签:思乡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 作者:江湜,朝代:清代
    标签:羁旅思乡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 作者:陆宏定,朝代:明代
    标签:思乡
    记归程过半,家住天南,吴烟越岫飘渺,转眼秋冬,几回新月,偏向离人燎皎。急管宵残,疏钟梦断,客衣寒悄。忆临岐,泪染湘罗,怕助风霜易老。
    是尔翠黛慵描,正恹恹憔悴,向予低道:念此去谁怜,冷暖关山路杳?才携手教、款语丁宁,眼底征云缭绕。悔不剪、春雨蘼芜,牵惹愁怀多少!
  •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秋天写景思乡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作者:张籍,朝代:唐代
    标签:柳树思乡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 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春节思乡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 作者:张养浩,朝代:元代
    标签:菊花咏怀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 作者:朱复之,朝代:宋代
    标签:思乡
    裹将破帽凤山游,凤去台空余古丘。白发尚能今日客,黄花祗作故园秋。天浮渭北荒荒杳,江入旴南隐隐流。我始欲愁君且莫,人生何处是吾州。
  •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标签:婉约重阳节怀念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标签:唐诗三百首寒食节思乡感伤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 作者:赵彦昭,朝代:唐代
    标签:重阳节写景抒情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标签:边塞重阳节写景相思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