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南轩松原文 诗词名句

南轩松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南轩松原文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1/1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诗词问答

问:南轩松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问:南轩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南轩松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南轩松书法欣赏

李白南轩松书法作品欣赏
南轩松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南面窗外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繁茂层层叠叠。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阴凉处长满了颜色深绿的青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松树何时才能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注释
南轩:轩原本指多窗的长廊,这里泛指当南的窗外。
柯叶:枝叶。
绵幂:密密层层的样子,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
潇洒:洒脱,无拘束貌。此以形容松树枝叶在清风中摆动的样子。
日夕:早晚。“终日夕”与上句“无闲时”对举。
“阴生”句:阴凉处生出的青苔颜色深绿。
“色染”句:苍翠的青松似乎将秋一的烟岚都染绿了。
何当:犹言何日、何时。
凌云霄:直上云霄。

诗文赏析

  安旗《李白全集编半注释》云,此诗于开元十五年(727)而作。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松树苍劲挺拔、松树枝叶稠密昂首天外的景致。诗一开头,就说这是一棵“孤松”,突出了它的不同凡俗。接着写松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四季常青,塑造出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风吹劲松,更觉松树苍劲。古人有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清风”、“潇洒”、“日夕”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风因松而见其盛,松因风而见其劲,为下文期盼“孤松”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作铺垫。

  “阴生古 * ,色染秋烟碧”两句,再对松树生长的环境进行描写,来烘托松树高大苍翠。“阴生古 * ”,是说由于松树高大,在它的阴处长出了碧绿的古苔。既言“古苔”足见这棵松树的年岁之长。半空中松树茂密的枝叶,一片浓密翠绿,而地上的古苔也呈现出一片绿色,上下辉映,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要染绿了似的。“色染秋烟碧”,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迷人景象。其中一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都着上了宜人的色彩。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以夸张的口吻极言其高。正是抒写的诗人见“孤松”而生的感叹,但不是以上所说的那种感觉,却是一种因不满足于眼前之景而萌生的期待、盼望之情。

  此诗的前六句,重在描绘诗人所见“孤松”之景,写“孤松”枝叶繁茂、清风中显得那样潇洒自得;“孤松” * 叶翠,秋烟中更添膘胧之美。这给人以孤傲自恃,超然物外的感觉。末二句,侧重体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唐)范传正《李白新墓碑》所谓:“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之意。这种情感,显然是诗人虽来得重用,却时时怀有凌云壮志渴望施展的内心情怀的一种“借越发挥”。

  此诗借用“孤松”、“清风”、“游云”、“日夕”、“ * ”、“秋烟”、“ * ”、“云霄”、“染”、“凌”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衬托出“孤松”潇洒高洁、顽强挺拔的品性,表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道明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牛峤,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柳树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枝下结同心。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风欹。莫交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曲尘罗。章华台畔隋堤上,倚得春风尔许多。
  • 作者:晁元礼,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月亮怀人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阑干凭暖,欲下迟迟。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 作者:班婕妤,朝代:两汉
    标签:咏物写人中秋节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作者:陈知玄,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写花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竹子咏物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柳树写人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 作者:周密,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精选梅花怀念咏物感伤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标签:中秋节抒怀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咏物生活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标签:咏物月亮写景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标签:抒怀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 作者:郑燮,朝代:清代
    标签:豪放抒怀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叹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 作者:俞樾,朝代:清代
    标签:婉约惜春抒怀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 作者:林逋,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写花写景秋天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 作者:薛涛,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写花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作者:李贺,朝代:唐代
    标签:抒怀怀才不遇写马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写景抒怀忧国忧民感慨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抒情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标签:咏物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