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舂陵行原文 诗词名句

舂陵行

作者:元结 朝代:唐代

舂陵行原文

军国多所需, 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 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 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 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 大族命单赢。
朝餐是草根, 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 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 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 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 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 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 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 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 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 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 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 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 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 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 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 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 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 吾欲献此辞。

诗词问答

问:舂陵行的作者是谁?答:元结
问:舂陵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舂陵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元结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结名句大全

注释

全唐诗:卷241_3

诗文赏析


原序: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
  这首《舂陵行》是元结的代表作之一,曾博得杜甫的激赏。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诗中说:“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指《舂陵行》及《贼退示官吏》)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舂陵行》确实是灿若秋月华星的不朽诗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任道州刺史;第二年五月,诗人来到任所。道州旧有四万多户人家,几经兵荒马乱,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人民疲困不堪,而官府横征暴敛却有增无已。元结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曾上书为民请命,并在任所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很有政绩。他的《舂陵行》,就反映了当时苦难的现实,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
  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上情,概括叙述了赋税繁多,官吏严刑催逼的情况。“军国多所需”是本诗的关键,是人民痛苦的根源,诗人痛感于赋税的繁重,所以开篇提明,单刀直入。这么多的需求,哪儿来呢?自然是命地方官去找老百姓要,于是引出下文。“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顶针句的运用,从形式上造成一种紧迫感,表现上级官府催促之急。而官吏却一个赛似一个地施用重刑,催逼频繁而严厉,百姓怎么受得了呢?短短数语,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供给岂不忧”至“况乃鞭扑之”是第二部分,写下情,具体描述百姓困苦不堪的处境。
  前两句“忧”与“悲”对举,通过反诘、感叹语气的变化,刻画了一个封建时代的良吏的矛盾心理:即忧虑军国的供给,又悲悯征敛下的百姓。诗句充满对急征暴敛的反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这屡经乱亡的年代,百姓负担重荷,“困疲”已极。诗人只选取了“大乡”“大族”来反映,他们尚且以草根树皮为食,小乡小户的困苦情况就更不堪设想了。“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只用两句诗,就活画出被统治阶级苛剥殆尽的百姓的孱弱形象。由此而引起的诗人的同情和感慨,“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又为第三部分的描写埋下了伏线。
  前两部分从大处着笔,勾画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面又从细处落墨,抽出具体的催租场景进行细致的描写。“邮亭传急符”以下是第三部分,写诗人在催征赋税时的思想活动。
  诗人先用“急符”二字交代催征的紧急。接着再加一句“来往迹相追”,一个“追”字,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急迫的情状。诗人深受其累,在这首诗的自序中说:“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他对此异常不满,明确指责这种“迫促”毫无“宽大”之“恩”。
  然后集中笔墨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把诗人的感情变化写得非常委婉,非常细腻。一开始,诗人设想了各种催缴租税的办法:让他们卖儿卖女──不行,那样会逼得他们铤而走险;抄家以偿租赋──也不行,他们还靠什么生活呢?写到这里,诗人荡开一笔,借所听到的“道路言”表现人民的怨声载道。“重驱逐”的“重”字,既照应前面的“乱亡”“山贼”字样,也写出官凶于“贼”的腐败政治现实,表现出强烈的怨愤情绪。这就促使诗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诗人由设法催促征敛,转而决心笃行守分爱民的正直之道,甚至不顾抗诏获罪,毅然作出了违令缓租的决定。希望自己的意见能上达君王,请求最高统治者体察下情,改革现状。
  在这一部分,诗人发了很多议论。这是他激烈思想斗争的表现,是心声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这些议论,具体深刻地展示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和根据,波澜跌宕,感人至深。
  这首诗以情胜,诗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朴素古淡的笔墨,倾诉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有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诗中心理描写曲折细腻,淋漓尽致地展现作为封建官吏的诗人,从忧供给到悲征敛,从催逼赋税到顾恤百姓,最后献辞上书,决心“守官”“待罪”(见序),委曲深细,“微婉顿挫”(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序》)。这首诗不尚辞藻,不事雕琢,用白描的手法陈列事实,直抒胸臆,而韵致自在方圆之外,正如元好问所说:“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论诗绝句》),具有一种自然美,本色美。
  (张燕瑾)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维,朝代:唐代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黄山

    阮公昔得道,白日此上升。

    至今溪涧畔,空闻仙乐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雪霁群峰矗玉簪,岩枝涧瀑气萧森。

    师承已自非私淑,况是亲从粉本临。

  • 作者:李寄,朝代:明代
    标签:元旦

    草草何王又一春,喜无拘束作閒民。

    孤身长铗归天地,三载扁舟宅汉岷。

    拟结山茅深避世,肯携诗句浪惊人。

    莲峰有约频频梦,匹马今年定到秦。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昔日陪三卫,多年护九宸。漫从鸡帻报,长与蠹编亲。汉幄垂前箸,秦关痛只轮。骤惊沦宝玉,何惜禠冠巾。往事怜蜗国,余生脱雁臣。片云聊作屋,死树自观身。空钵宁无食,枵囊别有珍。跣行千里近,冻卧八寒春。像喜图佳士,名虚彻贵人。论诗色泾渭,无俗意参辰。余子一时尽,高流百世新。公能追慧远,吾或可遗民。剃栉虽殊相,澄江月共真。
  • 作者:朱敦儒,朝代:宋代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 作者:陈东,朝代:宋代
    长安市上喜相逢,倾盖恩情久要同。几载睽违劳想梦,一樽邂逅写情衷。家山柑橘正酣露,江岸帆樯忽饱风。归去借声询旧友,项髯方浪薛芹宫。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浏阳吾未到,畴昔到长沙。文定诸胡子,宣公故相□。□□□已化,心皎月无瑕。□□寻方册,灯昏眼易花。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春院无人花自香。飞来蜂蝶意何狂。玉钩帘卷日偏长。笑又不成愁未是,曲屏闲倚绣鸳鸯。归时应供□□妆。
  • 作者:窦群,朝代:唐代
    夙心旷何许,日暮依林薄。流水不待人,孤云时映鹤。濛濛千万花,曷为神仙药。不遇烂柯叟,报非旧城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