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子部>> 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 作者:不详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

【注释】
  ①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②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蛊,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势。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当。又,艮在上卦,为静;巽为下卦,为谦逊,故说“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计引本卦《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

【按语】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jun6*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墓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南史》十五《广名将传》卷七.《擅道济》)

【释义】

认真分析形势,准确作出判断,摆脱敌人,转移部队,决不是消极逃胞,一走了事,而应该是一种分身术,要巧妙地暗中调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依然要旗帜招展,战鼓隆隆,好象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敌军不敢动,友军不怀疑。檀道济在被敌人围困时,竟然能带着武装士兵,自己穿着显眼的白色服装,坐在车上,不慌不忙地向外围进发。敌军见此,以为檀道济设有伏兵,不敢逼近,让檀道济安然脱离围困。檀道济此计,险中有奇,使敌人被假象迷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解析】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里知道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
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猜你喜欢:

  • 《欧阳修集》 ◎墓表六首〈附一首〉 【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至和二年〉】 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世为鼓城人,后徙吴兴,自
  • 《上尉的女儿》    开始生活,而不仅是活着. 摘自德米特里耶夫《旅行杂记》    彼得大帝派
  • 《清史稿》 ◎职官三(外官) 顺天府 奉天府 总督巡抚 学政 布政使 按察使 盐运使 道 府 州县 儒学 巡检 驿
  • 《红楼梦》 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急命“快请进来。”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
  • 《西游记》 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不题。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
  • 《清史稿》 ○赛冲阿(温春 色尔滚 苏尔慎 阿哈保) 纶布春(格布舍) 札克塔尔(桑吉斯塔尔) 马瑜(蒲尚佐) 薛大烈(罗声皋
  • 《百战奇略》【解析】本篇以《速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的攻城作战应取速战速决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少粮多、外有强援的守城之敌,只有采取速攻
  • 《清史稿》 ○常大淳(双福 王锦绣 常禄 王寿同) 蒋文庆 陶恩培(多山) 吉尔杭阿(刘存厚 绷阔 周兆熊) 罗遵殿(王友端
  • 《元史》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 辽阳
  • 《北史》 ○文苑 温子升 荀济 祖鸿勋 李广 樊逊 荀士逊 王褒 庾信 颜之推(弟之仪) 虞世基 柳 许善心 李
  • 《明史》 ○赵南星 邹元标 孙慎行 (盛以弘) 高攀龙 冯从吾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
  • 《辽史》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为幽州。商并幽于冀。周分并为幽。《职方》
  • 《清史稿》 ◎职官二 理藩院都察院(五城兵马司六科给事中) 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文渊阁国史馆经筵讲官起居注) 詹事府太常寺太仆寺光禄
  • 《贞观政要》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
  • 《三国演义》 却说张昭献计曰:“且休要动兵。若一兴师,曹操必复至。不如修书二封:一封与刘璋,言刘备结连东吴,共取西川,使刘璋心疑而攻刘备;一封与张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杂史类存目二 △《三朝圣谕录》·三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明杨士奇撰。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中充翰林编修官
  • 《牡丹亭》 【风入松慢】〔生上〕无端雀角土牢中。是什么孔雀屏风?一杯水饭东床用,草床头绣褥芙蓉。天呵,系颈的是定昏店,赤绳羁凤;领解的是蓝桥驿,
  • 《菜根谭》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
  • 《韩非子》 或问曰:“辩安生乎?”对曰:“生於上之不明也。”问者曰:“上之不明,因生辩也,何哉?”对曰:“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
  • 《清史稿》 ○杨芳(胡超 齐慎 郭继昌 段永福) 武隆阿(哈哴阿 巴哈布 长清达凌阿 哈丰阿) 庆祥(舒尔哈善 乌凌阿 穆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