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史部>> 说唐全传:说唐三传-第23回-唐太宗驾回长安府-苏宝同三困锁阳城

说唐三传-第23回-唐太宗驾回长安府-苏宝同三困锁阳城

《说唐全传》 作者:不详

  前言不表.再讲柳氏夫人大哭说:"呵呀!相公呵!身为大将,不晓得父子至亲.前年征东回来,把孩儿射死.若非王敖老祖相救转,定做绝嗣之鬼.今日得见亲人,犹如枯木逢春.我不舍得孩儿,万里相随;况且救君救父之功劳极大.因此小过即要斩孩儿.劝相公不必如此,放了绑罢."仁贵道:"夫人,那畜生日下年少,尚不把君父看在眼内,自行做主成婚.倘外夷知道他好色之徒,将美人计诱之,岂非我君父性命尽要被他断送了.军令已出,决不轻饶.夫人,不必罗唆,请退后厅将息.刀斧手过来,推出斩首报来!"夫人大哭,叫声:"住手,相公呵,妾身做主的,央程老千岁为媒,三军皆知.非是孩儿贪其美色,自行做主,背逆君父.伏望相公看妾之面,饶了孩儿一死."仁贵听了,全然不睬,喝令:"快斩讫报来!"军校正要将丁山推出,只见程咬金大怒,抢步上前,连叫:"刀下留人!"赶上帐来,开口叫道:"元帅,自古道虎狼尚且不食儿,为人反不如禽兽.小将军英雄无敌,勇冠三军.令媳窦小姐仙传兵法,才貌不凡.目下朝廷用武之际,虽小将军不遵教令成亲,此乃是老程之罪,不合请尊夫人做主,早成花烛.想将起来,与令郎毫无干涉.你若固执一己之见,必欲处斩,老程愿代一死."将头颈伸出,叫道:"快斩老程!"仁贵听言说:"老柱国说那里话来?只因我家小畜生,既蒙东宫之命,拜为二路元帅,如何不知利害?倘遇敌人对阵,知他好色,便将美se6*诱而斩之,岂非我百万三军多被其害呵.老柱国,别样事情领教,此事断然不遵.明日到府负荆请罪."咬金听说,真正急煞.忽报圣驾到了.仁贵出帐,俯伏奏道:"陛下何事降临?"天子开言说:"元帅军令甚严,闻得小将军犯过,幸有破贼救驾之功,可偿其前罪.况用武之时,请元帅宽罪.""谢恩.愿我皇上万岁,万万岁.""赐卿平身."驾退回宫.仁贵吩咐:"带畜生过来.方才恩旨赦其一死,死罪赦了,活罪难免.军校们把这畜生捆打四十铜棍."两旁一声答应,正要将丁山捆打,只见咬金走过,将身扑上,大叫:"平辽公,休要打小将军,望乞饶恕.老程要叩头了."仁贵连忙扶起说:"既是老千岁再三用情,免打.追还帅印,监禁三月,以赎前罪.窦仙童野合之女,焉能算得我家媳妇?打发兄妹自行归山."窦家兄妹无奈何,只得收拾要行.仙童小姐纷纷下泪,上前拜别婆婆柳氏.姑娘金莲,婆媳姑嫂难舍难分.看见仁贵认真得紧,面铁青青,不好上前相劝,只得放手.兄妹二人正要到营门上马,咬金上前留住,再见元帅说:"呵呀!那窦小姐与令郎成亲,怎么说不是你家媳妇?叫他回去于理不通.况且他兄妹英雄无敌,令郎尚且被擒,如今打发他回去,难道他心中不恨,逼其反也.他霸踞棋盘山,兴兵杀入长安,其祸不小.纵然灭得西凉,岂不是反失中原.不该放虎归山,还该留他随阵调用."仁贵一听,便醒悟说:"老千岁苦劝,只好权且相留,叫他兄妹二人军前效用便了."咬金听了,来到营门说:"窦将军,窦小姐,我再三劝留,元帅如今依允了,快进营相见."窦氏兄妹一听此言,来到帐前参见元帅.仁贵认了媳妇,一虎称为大舅.窦仙童随了婆婆进入后厅.一虎退出外边,安心效力,此话不表.
  再讲贞观天子对茂公说:"寡人自离长安出兵以来,历有六载,幸喜杀退番将.寡人意欲起驾回朝,命元帅督令进兵,早灭叛贼,以雪朕恨."茂公领旨,同文武退出朝门.传旨起驾,圣主还朝.众大臣多有思归之念,闻君要回,都喜之不胜,收拾行囊,候驾起行.又有旨下:一应文官同军师徐茂公保驾还朝,武将随元帅进兵伐叛.文武官领旨.唐王起驾,出了宫门,武臣送出锁阳城.天子又传旨:将阵亡诸将骸骨收殓,带回长安安葬.众将谢恩.不表天子回京,再表仁贵送出圣驾,回到帅府,传令诸将:"本帅奉旨重任,即日征西,尔等各要尽忠.灭得西凉,得胜班师,论功升赏,不得有违.""是,得令!"此言不表.

猜你喜欢:

  • 《隋书》 ○酷吏 夫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
  • 《金史》 ◎纥石烈良弼 完颜守道(本名习尼列) 石琚唐括安礼 移剌道(本名赵三 子光祖) 纥石烈良弼,本名娄室,回怕川人也。曾祖
  • 《宋史》 ◎文苑三 陈充 吴淑(舒雅)黄夷简(卢稹 谢炎 许洞附)徐铉 句中正 曾致尧 刁衎 姚铉 李建中 洪湛 路
  • 《贞观政要》 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
  • 《新唐书》 ◎历四上 《开元大衍历》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开元十二年甲子,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 ○一曰步中朔术
  • 《明史》 ○郑岳 刘玉(子悫) 汪元锡(邢寰) 寇天叙 唐胄 潘珍(族子旦余光) 李中(李楷) 欧阳铎 陶谐(孙大顺 大临)
  • 《三国演义》 却说姜维恐救兵到,先将军器车仗,一应军需,步兵先退,然后将马军断后。细作报知邓艾。艾笑曰:“姜维知大将军兵到,故先退去。不必追之,追
  • 《明史》 ◎广西土司二 △太平 思明 思恩 镇安 田州 恩城 上隆 都康 太平,汉属交阯,号丽江。唐为羁縻州,隶邕州
  • 《南齐书》 ◎高帝十二王 高帝十九男:昭皇后生武帝、豫章文献王嶷;谢贵嫔生临川献王映、长沙威王晃;罗太妃生武陵昭王晔;任太妃生安成恭王暠;
  • 《清史稿》 ○格尔古德(金世德) 赵士麟 郭世隆 傅腊 塔马如龙 格尔古德,字宜亭,钮祜禄氏,满洲镶蓝旗人。自笔帖式授内院副理事官
  • 《旧唐书》 ◎食货上 先王之制,度地以居人,均其沃瘠,差其贡赋,盖敛之必以道也。量入而为出,节用而爱人,度财省费,盖用之必有度也,是故既庶
  • 《宋史》 ◎河渠七 ○东南诸水下 淮郡诸水: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
  • 《苏轼集》 ◎策别十七首 【策别一】 臣闻为治有先后,有本末,向之所论者,当今之所宜先,而为治之大凡也。若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臣请
  • 《元史》 ◎奸臣 古之为史者,善恶备书,所以示劝惩也。故孔子修《春秋》,于乱臣贼子之事,无不具载,而楚之史名《梼杌》,皆以戒夫为恶者,使
  • 《安娜·卡列尼娜》    六月初发生了一件意外事,老乳母兼女管家阿加菲娅.米哈伊洛夫娜拿了一瓶才腌好的菌子送到地窖去时,滑了一下
  • 《旧唐书》 ○李靖(客师 令问 彦芳) 李勣(孙敬业)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诠,隋赵郡守。
  • 《欧阳修集》 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
  • 《新唐书》 ◎高祖诸子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 韩王
  • 《菜根谭》 势利纷华,不近冬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
  • 《贞观政要》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