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史部>> 贞观政要:卷二 纳谏第五(凡十章)

卷二 纳谏第五(凡十章)

《贞观政要》 作者:吴兢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
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
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
有sha6*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於《管子》曰:‘齐
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
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於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
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
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以备巡狩。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曰:
陛下智周万物,囊括四海。令之所行,何往不应?志之所欲,何事不从?微
臣窃思秦始皇之为君也,藉周室之馀,因六国之盛,将贻之万叶,及其子而亡,
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惟当弘
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
方今承百王之末,属凋弊之馀,必欲节以礼制,陛下宜以身为先。东都未有
幸期,即令补葺;诸王今并出藩,又须营构。兴发数多,岂疲人之所望?其不可
一也。陛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皆令撤毁,天下翕然,同心倾仰。岂有初
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其不可二也,每承音旨,未即巡幸,此乃事不急之
务,成虚费之劳。国无兼年之积,何用两都之好?劳役过度,怨讟将起。其不可
三也。百姓承乱离之后,财力凋尽,天恩含育,粗见存立,饥寒犹切,生计未安,
三五年间,未能复旧。奈何营未幸之都,而夺疲人之力?其不可四也。昔汉高祖
将都洛阳,娄敬一言,即日西驾。岂不知地惟土中,贡赋所均,但以形胜不如关
内也。伏惟陛下化凋飏之人,革浇漓之俗,为日尚浅,未甚淳和,斟酌事宜,讵
可东幸?其不可五也。
臣尝见隋室初造此殿,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采来,二千人
拽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中间若用木轮,动即火出。略计一柱,已用
数十万,则馀费又过倍於此。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乾元毕工,
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
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於炀帝远矣。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
则天下幸甚矣。
太宗谓玄素曰:“卿以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
所谓同归於乱。”太宗叹曰:“我不思量,遂至於此。”顾谓房玄龄曰:“今玄
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
之。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
谔谔。可赐绢二百匹。”魏徵叹曰:“张公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
博哉!”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於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
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sha6*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
罪一也。使公以马sha6*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
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贞观七年,太宗将幸九成宫,散骑常侍姚思廉进谏曰:“陛下高居紫极,宁
济苍生,应须以欲从人,不可以人从欲。然则离宫游幸,此秦皇、汉武之事,故
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之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
故非情好游幸,甚嘉卿意。”因赐帛五十段。
贞观三年,李大亮为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至州境,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
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书曰:“以卿兼资文武,志怀贞确,故委藩牧,当
兹重寄。比在州镇,声绩远彰,念此忠勤,岂忘寤寐?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
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腹心,非常恳到,览用嘉叹,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
复何忧!宜守此诚,终始若一。《诗》云:‘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
介尔景福。’古人称一言之重,侔於千金,卿之所言,深足贵矣。今赐卿金壶瓶、
金碗各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卿立志方直,竭节至公,处职当官,
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申重寄。公事之閒,宜观典籍。兼赐卿荀悦《汉纪》一
部,此书叙致简要,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今以赐卿,宜加寻阅。”
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忤旨,太宗以为讪谤。侍中魏徵进言曰:
“昔贾谊当汉文帝上书云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长叹息者六。’自古上书,率
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讪谤,惟陛下详其可否。”太
宗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令赐德参帛二十段。
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
魏徵谏曰:“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
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
且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
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
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
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
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
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贞观十七年,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上疏陈得失。特赐锺乳一剂,谓曰:“卿进
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顺从而不逆,甘
言以取容。朕今发问,不得有隐,宜以次言朕过失。”长孙无忌、唐俭等皆曰:
“陛下圣化道致太平,以臣观之,不见其失。”黄门侍郎刘洎对曰:“陛下拨乱
创业,实功高万古,诚如无忌等言。然顷有人上书,辞理不称者,或对面穷诘,
无不惭退。恐非奖进言者。”太宗曰:“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太宗尝怒苑西监穆裕,命於朝堂斩之,时高宗为皇太子,遽犯颜进谏,太宗
意乃解。司徒长孙无忌曰:“自古太子之谏,或乘间从容而言。今陛下发天威之
怒,太子申犯颜之谏,诚古今未有。”太宗曰:“夫人久相与处,自然染习。自
朕御天下,虚心正直,即有魏徵朝夕进谏,自徵云亡,刘洎、岑文本、马周、褚
遂良等继之。皇太子幼在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

猜你喜欢:

  • 《文史通义》 ○易教上 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或曰:《诗》、《书》、《礼》、《乐》、《春秋》,则既
  • 《清史稿》 ○唐景崧 刘永福 唐景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光绪八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招致刘永福,廷
  • 《安娜·卡列尼娜》    "只要我舍得把已经开办的事情......已经花费了那么多气力的事情......全部丢掉的话,
  • 《汉书》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诛陈豨,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十七年秋,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
  • 《三国演义》 却说曹操退兵至斜谷,孔明料他必弃汉中而走,故差马超等诸将,分兵十数路,不时攻劫。因此操不能久住;又被魏延射了一箭,急急班师。三军锐气
  • 《朱子语类》  ◎论治道   治道别无说,若使人主恭俭好善,"有言逆於心,必求诸道;有言孙於志,必求诸非道";这如何会不治!这别无说,从古来都有见成样子
  • 《史记》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
  • 《新唐书》 ◎温皇甫二李姜崔 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人。父君攸,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为泗州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大雅性至孝,与弟彦博、
  • 《菜根谭》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
  • 《宋史》 ◎食货上二(方田 赋税) 方田 神宗患田赋不均,熙宁五年,重修定方田法,诏司农以《均税条约并式》颁之天下。以东西南北各千步
  • 《后汉书》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融早孤。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
  • 《论语》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
  • 《西游记》 话说孙大圣牵着马,挑着担,满山头寻叫师父,忽见猪八戒气呼呼的跑将来道:“哥哥,你喊怎的?”行者道:“师父不见了,你可曾看见?”八戒道
  • 《喻世明言》 当时五霸说庄王,不但强梁压上邦。多少倾城因女色,绝缨一事已无双。 话说春秋时,楚国有个庄王,姓羋,名旅,是五霸中一霸。那庄王曾
  • 《醒世恒言》 暮宿苍梧,朝游蓬岛,朗吟飞过洞庭边。岳阳楼酒醉,借玉山作枕,容我高眠。出入无踪,往来不定,半是风狂半是颠。随身用提篮背剑,货卖云烟。
  • 《周易参同契》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长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忧悯后生,好
  • 《红楼梦》 话说秦钟既死,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犹是凄恻哀痛。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七日后便送殡掩
  • 《茶经》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穴犮}者,釜用唇口者。 甑
  • 《红与黑》    〔题解〕    本章及以后两章,叙述的是法国及欧洲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迫
  • 《西游记》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