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集部>> 苏轼集:卷九十三

卷九十三

《苏轼集》 作者:苏轼

◎书后二十八首
【书王奥所藏太宗御书后】
日行于天,委照万物之上,光气所及,或流为庆云,结为丹砂,初岂有意哉!
太宗皇帝以武功定祸乱,以文德致太平,天纵之能,溢于笔墨,摛藻尺素之上,
弄翰团扇之中,散流人间者几何矣。而三槐王氏,得之为多,子孙世守之,遂为
希代之宝。文正之孙、懿敏之子奥,出以示。臣轼敬拜手稽首书其后。
【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
予自元祐之初,备位从官,日与正孺游。三年,予既有江海之意,而正孺亦
慨然有归欤之叹,遂请梓州,得之。予时以诗送行,有“扫棠阴”、“踵画像”
之语。旋出领杭州二年,还朝,老病日加,方上章请郡,曰:“正孺已及瓜矣,
盍往代之,遂归老眉山乎?”或曰:“不可,梓人之安正孺甚矣,其去正孺,如
去父母,子其忍夺之!”乃止,不敢乞。梓人愿复借留正孺数年,诏许之。而大
丞相吕公典领实录,见熙宁中正孺为御史时所言事,叹曰:“君子哉,斯人也。”
因言于上,除正孺直秘阁。士大夫以才能论议,取合一时可也,使人于十年之后,
徐观其所为,心服而无异议,我亦无愧,难矣。正孺有书来,欲刻诸公送行诗于
石,求予为跋尾,乃记所闻以遗之,且使梓人知予前诗卒章之意,未始一日忘也。
【书孟德传后】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
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
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
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
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
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
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
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书六一居士传后】
苏子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或曰:居士非有道者也。有道者,无所挟而安,
居士之于五物,捐世俗之所争,而拾其所弃者也。乌得为有道乎?苏子曰:不然。
挟五物而后安者,惑也。释五物而后安者,又惑也。且物未始能累人也,轩裳圭
组,且不能为累,而况此五物乎?物之所以能累人者,以吾有之也。吾与物俱不
得已而受形于天地之间,其孰能有之?而或者以为己有,得之则喜,丧之则悲。
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耶,物有之也?居士与物
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故曰:居士可谓有道者也。虽然,自一观五,
居士犹可见也。与五为六,居士不可见也。居士殆将隐矣。
【书琅琊篆后】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二十八年,亲巡东方海上,登琅琊台,观出
日,乐之忘归,徙黔首三万家台下,刻石颂秦德焉,二世元年,复刻诏书其旁。
今颂诗亡矣,其从臣姓名仅有存者,而二世诏书具在。自始皇帝二十八年,岁在
壬午,至今熙宁九年丙辰,凡千二百九十五年。而蜀人苏轼来守高密,得旧纸本
于民间,比今所见,犹为完好,知其存者,磨灭无日矣。而庐江文勋适以事至密。
勋好善篆,得李斯用笔意,乃摹诸石,置之超然台上。夫秦虽无道,然所立有绝
人者。其文字之工,世亦莫及,皆不可废。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正月七日甲
子记。
【书鲜于子骏楚词后】
鲜于子骏作楚词《九诵》以示轼。轼读之,茫然而思,喟然而叹,曰:嗟乎,
此声之不作也久矣,虽欲作之,而听者谁乎?譬之于乐,变乱之极,而至于今,
凡世俗之所用,皆夷声夷器也,求所谓郑、卫者,且不可得,而况于雅音乎?学
者方欲陈六代之物,弦匏三百五篇,犁然如戛釜灶,撞瓮盎,未有不坐睡窃笑者
也。好之而欲学者无其师,知之而欲传者无其徒,可不悲哉?今子骏独行吟坐思,
寤寐于千载之上,追古屈原、宋玉,友其人于冥寞,续微学之将坠,可谓至矣。
而览者不知甚贵,盖亦无足怪者。彼必尝从事于此,而后知其难且工。其不学者,
以为苟然而已。元丰元年四月九日,赵郡苏轼书。
【书游汤泉诗后】
余之所闻汤泉七,其五则今三子之所游,与秦君之赋所谓匡庐、汝水、尉氏、
骊山,其二则余之所见凤翔之骆谷与渝州之陈氏山居也。皆弃于穷山之中,山僧
野人之所浴,麋鹿猿猱之所饮,惟骊山当往来之冲,华堂玉甃,独为胜绝。然坐
明皇之累,为杨、李、禄山所污,使口舌之士,援笔唾骂,以为亡国之馀,辱莫
大焉。今惠济之泉,独为三子者咏叹如此,岂非所寄僻远,不为当途者所慁,而
后得为高人逸士,与世异趣者之所乐乎?或曰:明皇之累,杨、李、禄山之污,
泉岂知恶之?然则幽远僻陋之叹,亦非泉之所病也。泉固无知于荣辱,特以人意
推之,可以为抱器适用而不择所处者之戒。元丰元年十月五日。
【书欧阳公黄牛庙诗后】
右欧阳文忠公为峡州夷陵令日所作《黄牛庙》诗也。轼尝闻之于公:“予昔
以西京留守推官,为馆阁较勘,时同年丁宝臣元珍适来京师,梦与予同舟溯江,
入一庙中,拜谒堂下。予班元珍下,元珍固辞,予不可。方拜时,神像为起,鞠
躬堂上,且使人邀予上,耳语久之。元珍私念,神亦如世俗待馆阁,乃尔异礼耶?
既出门,见一马只耳,觉而语予,固莫识也。不数日,元珍除峡州判官。已而,
余亦贬夷陵令。日与元珍处,不复记前梦云。一日,与元珍溯峡谒黄牛庙,入门
惘然,皆梦中所见。予为县令,固班元珍下,而门外镌石为马,缺一耳。相视大
惊,乃留诗庙中,有‘石马系祠门’之句,盖私识其事也。”元丰五年,轼谪居
黄州,宜都令朱君嗣先见过,因语峡中山水,偶及之。朱君请书其事与诗:“当
刻石于庙,使人知进退出处,皆非人力。如石马一耳,何与公事,而亦前定,况
其大者。公既为神所礼,而犹谓之淫祀,以见其直气不阿如此。”感其言有味,
故为录之。正月二日,眉山苏轼书。
【书蒲永升画后】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
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唐广明中,
处逸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
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
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
须臾而成。作轮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近
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寀兄弟、
李怀衮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
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
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永升今老矣,画益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
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
年而语也。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
【书乐毅论后】
《魏氏春秋》云:“夏侯玄著《乐毅》、《张良》及《本无肉刑论》,辞旨
通元,传于世。”然以余观之,燕师之伐齐,犹未及桓文之举也,而以为几汤武,
岂不过甚矣乎?初,玄好老、庄道德之言,与何晏等皆有盛名。然卒陷曹爽党中。
玄亦不免李丰之祸。晏目玄以《易》之所谓深者,而玄目晏以神。及其遇祸,深
与神皆安在乎?群儿妄作名字,自相刻画,类皆如此,可以发千载一笑。
【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虽闾
巷小民,知尊爱贤者,曰:“吾州虽远小,然王元之、韩魏公,尝辱居焉。”以
夸于四方之人。元之自黄迁蕲州,没于蕲,然世之称元之者,必曰黄州,而黄人
亦曰“吾元之也”。魏公去黄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诗。夫贤人君子,
天下之所以遗斯民,天下之所共有,而黄人独私以为宠,岂其尊德乐道,独异于
他邦也欤?抑二公与此州之人,有宿昔之契,不可知也?元之为郡守,有德于民,
民怀之不忘也固宜。魏公以家艰,从其兄居耳,民何自知之?《诗》云:“有匪
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金锡圭璧之所在,瓦石草木被其光泽矣,何必施
于用?奉议郎孙贲公素,黄人也,而客于公。公知之深,盖所谓教授书记者也。
而轼亦公之门人,谪居于黄五年,治东坡,筑雪堂,盖将老焉,则亦黄人也。于
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而吾二人者,亦庶几托此以不忘
乎?元丰七年十月二十六日,汝州团练副使苏轼记。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或曰:“龙眠居士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得道路,如见
所梦,如悟前世,见山中泉石草木,不问而知其名,遇山中渔樵隐逸,不名而识
其人,此岂强记不忘者乎?”曰:“非也。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以
鼻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
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
不形于手。吾尝见居士作华严相,皆以意造,而与佛合。佛菩萨言之,居士画之,
若出一人,况自画其所见者乎?”
【书唐氏六家书后】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
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贴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
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
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
“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
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河南固忠臣,但有谮杀刘洎
一事,使人怏怏。然余尝考其实,恐刘洎末年褊忿,实有伊、霍之语,非谮也。
若不然,马周明其无此语,太宗独诛洎而不问周,何哉?此殆天后朝许、李所诬,
而史官不能辨也。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
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
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
简远,如晋、宋间人。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
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柳少师书,本出于颜,
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
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
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余谪居黄
州,唐林夫自湖口以书遗余,云:“吾家有此六人书,子为我略评之而书其后。”
林夫之书过我远矣,而反求于予,何哉?此又未可晓也。元丰四年五月十一日,
眉山苏轼书。
【书篆髓后】
荥阳郑惇方,字希道,作《篆髓》六卷,《字义》一篇。凡古今字说,班、
扬、贾、许、二李、二徐之学,其精者皆在。间有未尽,傅以新意,然皆有所考
本,不用意断曲说,其疑者盖阙焉。凡学术之邪正,视其为人。郑君信厚君子也,
其言宜可信。余尝论学者之有《说文》,如医之有《本草》,虽草木金石,各有
本性,而医者用之,所配不同,则寒温补泻之效,随用各别。而自汉以来,学者
多以一字考经,字同义异,皆欲一之,雕刻采绘,必成其说。是以六经不胜异说,
而学者疑焉。孔子曰:“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则闻为小人。
而《诗》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则闻为君子。又
曰:“君子周而不比。”则比为恶。而《易》曰:“地上有水比。以建万国亲诸
侯。”则比为善。有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则所谓和
者,同而已矣。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若此者多矣。丧欲速贫,死欲速
朽,此以八字成文,然犹不可一,曰言各有当也,而况欲以一字一之耶?余爱郑
君之学简而通,故私附其后。
【书吴道子画后】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
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
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
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
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
而巳。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书朱象先画后】
松陵人朱君象先,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曰:“文以达吾心,画以
适吾意而已。”昔阎立本始以文学进身,卒蒙画师之耻。或者以是为君病,余以
谓不然。谢安石欲使王子敬书太极殿榜,以韦仲将事讽之。子敬曰:“仲将,魏
之大臣,理必不尔。若然者,有以知魏德之不长也。”使立本如子敬之高,其谁
敢以画师使之。阮千里善弹琴,无贵贱长幼皆为弹,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
内兄潘岳使弹,终日达夜无忤色,识者知其不可荣辱也。使立本如千里之达,其
谁能以画师辱之。今朱君无求于世,虽王公贵人,其何道使之,遇其解衣盘礴,
虽余亦得攫攘其旁也。元祐五年九月十八日,东坡居士书。
【书楞伽经后】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
品祖师达磨以付二祖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
受,以为心法。如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
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知,则
狂而已。近岁学者各宗其师,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谓了证,至使妇人孺子,
抵掌嬉笑,争谈禅悦,高者为名,下者为利,馀波末流,无所不至,而佛法微矣。
譬如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方药,以之疗病,非不或中,至于遇病辄应,悬
断死生,则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矣。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于古人,
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不误哉!《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
句,而况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于是,几废而仅存也。太
子太保乐全先生张gong6*安道,以广大心,得清净觉。庆历中尝为滁州,至一僧舍,
偶见此经,入手恍然,如获旧物,开卷未终,夙障冰解,细视笔画,手迹宛然,
悲喜太息,从是悟入。常以经首四偈,发明心要。轼游于公之门三十年矣,今年
二月,过南都见公于私第。公时年七十九,幻灭都尽,惠光浑圜;而轼亦老于忧
患,百念灰冷。公以为可教者,乃授此经,且以钱三十万使印施于江淮间。而金
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曰:“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轼乃为书之,而元
使其侍者晓机走钱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为金山常住。元丰八年九月日,朝奉郎、
新差知登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借绯苏轼书。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
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欣慕之至,亡子见父。厌离之
极,燅鸡出汤。不极不至,心地不净。如饭中沙,与饭皆熟。若不含糊,与饭俱
咽。即须吐出,与沙俱弃。善哉佛子,作清净饭。淘米去沙,终不能尽。不如即
用,本所自种。元无沙米,此米无沙。亦不受沙,非不受也,无受处故。
【书正信和尚塔铭后】
太安杨氏,世出名僧。正信表公兄弟三人,其一曰仁庆,故眉僧正。其一曰
元俊,故极乐院主,今太安治平院也。皆有高行。而表公行解超然,晚以静觉。
三人皆与吾先大父职方公、吾先君中大夫游,相善也。熙宁初,轼以服除,将入
朝,表公适卧病,入室告别。霜发寸余,目光了然,骨尽出,如画须菩提像,可
畏也。轼盘桓不忍去。表曰:“行矣,何处不相见。”轼曰:“公能不远千里相
从乎?”表笑曰:“佛言生正信家,千里从公,无不可者,然吾盖未也。”已而
果无恙,至六年乃寂。是岁,轼在钱塘,梦表若告别者。又十五年,其徒法用以
其所作偈、颂及塔记相示,乃书其末。
【书晁无咎所作杜舆子师字说后】
《易》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夫君子得舆,
下完而上未具也。小人剥庐,上壮而下挠也。下完而上未具,吾安寝其中,民将
载之。上壮而下挠,疾走不顾,犹惧压焉。今君学修于身,行修于家,而禄未及,
既完其下矣,故予以是名字之,与无咎意初无异者。而其文约,其义近,不足以
发夫人之志。若无咎者,可谓富于言而妙于理者也。
【书东皋子传后】
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
杯徐引,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
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常以谓人之至乐,莫若身
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矣。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其乐乎?
故所至,常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
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予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
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东皋子待诏门下省,日给酒三升。
其弟静问曰:“待诏乐乎?”曰:“待诏何所乐?但美酝三升,殊可恋耳。”今
岭南,法不禁酒,予既得自酿,月用米一斛,得酒六斗。而南雄、广、惠、循、
梅五太守,间复以酒遗予。略计其所获,殆过于东皋子矣。然东皋子自谓五斗先
生,则日给三升,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予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
道士腹中矣。东皋子与仲长子光游,好养性服食,预刻死日,自为墓志。予盖友
其人于千载,或庶几焉。
【书黄子思诗集后】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
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
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
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
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
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
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
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
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
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
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
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书柳子厚牛赋后】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
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
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
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
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地产沈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
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
之能得,哀哉!予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
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书若逵所书经后】
楚怀比丘,示我若逵所书二经。经为几品,品为几偈,偈为几句,句为几字,
字为几画,其数无量。而此字画。平等若一,无有高下,轻重大小。云何能一?
以忘我故。若不忘我,一画之中,已现二相,而况多画。如海上沙,是谁磋磨,
自然匀平,无有粗细。如空中雨,是谁挥酒,自然萧散,无有疏密。咨尔楚、逵,
若能一念,了是法门,于刹那顷,转八十藏,无有忘失,一句一偈。东坡居士,
说是法已,复还其经。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
余闻世间凡富贵人及诸天龙鬼神具da6*6*力者,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
所发菩提心,旋发旋忘,如饱满人,厌弃饮食。所作福业,举意便成,如一滴水,
流入世间,即为江河。是故佛说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一切龙
服,地行天飞,佛在依佛,佛成依僧,皆以是故。维镇阳平山子龙,灵变莫测,
常依觉实,二大比丘。有大檀越,孙温靖公,实能致龙,与相宾友。曰雨曰霁,
惟公所欲。公之与此,二大比丘,及此二龙必同事佛,皆受佛记。故能于未来世,
各以愿力,而作佛事。观公奏疏,本欲为龙作庙,又恐血食,与龙增业,故上乞
度僧,以奉祠宇。公之爱龙,如爱其身,只令作福,不令造业。若推此心,以及
世间,待物如我,待我如物。予知此人,与佛无二,觉既圆寂,公亦弃世。其子
元忠,为公亲书《华严经》八十卷,累万字,无有一点一画,见怠惰相。人能摄
心,一念专静,便有无量应感。而元忠此心尽八十卷,终始若一。予知诸佛,悉
已见闻,若以此经,置此山中,则公与二士若龙,在在处处,皆当相见。共度众
生,无有穷尽,而元忠与予,亦当与焉。
【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
释迦以文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
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房融笔授故也。柳子厚南迁,始究佛法,
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今,而南华今无刻石者。长老重辩师,儒释兼通,道
学纯备,以谓自唐至今,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简正如子厚者。盖推本其言,
与孟轲氏合,其可不使学者昼见而夜诵之。故具石请予书其文。《唐史》:元和
中,马总自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护,徙桂管经略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今以碑
考之,盖自安南迁南海,非桂管也。韩退之《祭马公文》亦云:“自交州抗节番
禺,曹溪谥号,决非桂帅所当请。”以是知《唐史》之误,当以《碑》为正。绍
圣二年六月九日。
【书金光明经后】
轼之幼子过,其母同安郡君王氏讳闰之,字季章,享年四十有六。以元祐八
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师,殡于城西惠济院。过未免丧,而从轼迁于惠州,日以远
去其母之殡为恨也。念将祥除,无以申罔极之痛,故亲书《金光明经》四卷,手
自装治,送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中,欲以资其母之往生也。泣而言于轼曰:“书
经之劳微矣,不足以望丰报,要当口诵而心通,手书而身履之,乃能感通佛祖,
升济神明,而小子愚冥,不知此经皆真实语耶,抑寓言也?当云何见云何行?”
轼曰:“善哉问也。吾常闻之张文定gong6*安道曰:佛乘无大小,言亦非虚实,顾我
所见如何耳。万法一致也,我若有见,寓言即是实语;若无所见,实寓皆非。故
《楞严经》云: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涅槃。若诸菩萨急于度人,不急于
成佛,尽三界众生皆成佛已,我乃涅槃。若诸菩萨觉知此身,无始以来,皆众生
相。冤亲拒受,内外障护,即卵生相。坏彼成此,损人益己,即胎生相。爱染留
连,附记有无,即湿生相。一切勿变,为己主宰,即化生相。此四众生相者,与
我流转,不觉不知,勤苦修行,幻力成就。由此四相,伏我诸根,为涅槃相。以
此成佛,无有是处。此二菩萨,皆是正见。乃知佛语,非寓非实。今汝若能为流
水长者,以大愿力,象取无碍法水,以救汝流浪渴涸之鱼,又能观诸世间,虽甚
可爱,而虚幻无实,终非我有者,汝即舍离。如萨埵王子舍身,虽甚可恶,而
业所驱迫,深可怜悯者,汝即布施。如萨埵王子施虎,行此舍施,如饥就食,
如渴求饮,则道可得,佛可成,母可拔也。”过再拜稽首,愿书其末。绍圣二年
八月一日。
【金刚经跋尾】
闻昔有人,受持诸经,摄心专妙。常以手指,作捉笔状。于虚空中,写诸经
法。是人去后,此写经处,自然严净,雨不能湿。凡见闻者,孰不赞叹,此希有
事。有一比丘,独拊掌言,惜此藏经,止有半藏。乃知此法,有一念在,即为尘
劳。而况可以,声求色见。今此长者,谭君文初,以念亲故,示入诸相。取黄金
屑,书《金刚经》,以四句偈,悟入本心。灌流诸根,六尘清净。方此之时,不
见有经,而况其字。字不可见,何者为金。我观谭君,孝慈忠信,内行纯备。以
是众善,庄严此经,色相之外,炳然焕发。诸世间眼,不具正见,使此经法,缺
陷不全。是故我说,应如是见。东坡居士,说是法已,复还其经。
◎书事四首
【书刘庭式事】
予昔为密州,殿中丞刘庭式为通判。庭式,齐人也。而子由为齐州掌书记,
得其乡闾之言以告予,曰:“庭式通礼学究。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约
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
劝纳其you6*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
与之偕老。”盲女死于密,庭式丧之,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复娶。予偶问之:
“哀生于爱,爱生于色。子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爱从何生,哀从何出乎?”
庭式曰:“吾知丧吾妻而已,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吾若缘色而生爱,
缘爱而生哀,色衰爱驰,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
也耶?”予深感其言,曰:“子功名富贵人也。”或笑予言之过,予曰:“不然,
昔羊叔子娶夏侯霸女,霸叛入蜀,亲友皆告绝,而叔子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其后卒为晋元臣。今庭式亦庶几焉,若不贵,必且得道。”
时坐客皆怃然不信也。昨日有人自庐山来,云:“庭式今在山中,监太平观,面
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往复六十里如飞,绝粒不食,已数年矣。此岂无得
而然哉!”闻之喜甚,自以吾言之不妄也,乃书以寄密人赵杲卿。杲卿与庭式善,
且皆尝闻余言者。庭式,字得之,今为朝请郎。杲卿,字明叔,乡贡进士,亦有
行义。元丰六年七月十五日,东坡居士书。
【书狄武襄事】
狄武襄公者,本农家子。年十六时,其兄素,与里人失其姓名号铁罗汉者,
斗于水滨,至溺杀之。保伍方缚素,公适饷田,见之,曰:“杀罗汉者,我也。”
人皆释素而缚公。公曰:“我不逃死。然待我救罗汉,庶几复活。若决死者,缚
我未晚也。”众从之。公默祝曰:“我若贵,罗汉当苏。”乃举其尸,出水数斗
而活。其后人无知者。公薨,其子谘、咏护丧归葬西河,父老为言此。元祐元年
十二月五日,与咏同馆北客,夜话及之。眉山苏轼记。
【外曾祖程公逸事】
公讳仁霸,眉山人。以仁厚信于乡里。蜀平,中朝士大夫惮远宦,官阙,选
土人有行义者摄。公摄录参军。眉山尉有得盗芦菔根者,实窃,而所持刃误中主
人。尉幸赏,以劫闻。狱掾受赇,掠成之。太守将虑囚,囚坐庑下泣涕,衣尽湿。
公适过之,知其冤,咋谓盗曰:“汝冤,盍自言,吾为汝直之。”盗果称冤,移
狱。公既直其事,而尉、掾争不已,复移狱,竟杀盗。公坐逸囚罢归。不及月,
尉、掾皆暴卒。后三十余年,公昼日见盗拜庭下,曰:“尉、掾未伏,待公而决。
前此地府欲召公暂对,我扣头争之,曰:‘不可以我故惊公。’是以至今。公寿
尽今日,我为公荷担而往。暂对,即生人天,子孙寿禄,朱紫满门矣。”公具以
语家人,沐浴衣冠就寝而卒。轼幼时闻此语。已而外祖父寿九十。舅氏始贵显,
寿八十五。曾孙皆仕有声,同时为监司者三人。玄孙宦学益盛。而尉、掾之子孙
微矣。或谓盗德公之深,不忍烦公,暂对可也,而狱久不决,岂主者亦因以苦尉、
掾也欤?绍圣二年三月九日,轼在惠州,读陶潜所作外祖《孟嘉传》,云:“凯
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意凄然悲之。乃记公之逸事以遗程氏,庶几渊明之心
也。
上一篇:卷九十二
下一篇:卷九十四
目录:苏轼集

猜你喜欢:

  • 《欧阳修集》 ◎古诗三十首 【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 嘉子治新园,乃在太行谷。山高地苦寒,当树所宜木。群花媚春阳,开落一何速。凛
  • 《白鲸》    塔斯蒂哥轻捷如猫地往上爬去,身体仍然非常笔挺,直爬上那向外撑出的大桅桁臂,到了桁臂吊着大桶的突出的地方
  • 《白鲸》    第二天,发现了一艘叫"拉吉号"的大船,直朝"裴廓德号"驶过来,
  • 《明史》 ◎诸王世表一 (略)
  • 《宋史》 ○颜衎 剧可久 赵逢 苏晓 高防 冯瓒 边珝 王明 许仲宣 杨克让段思恭 侯陟 李符 魏丕 董枢 颜
  • 《论衡》    【题解】  占卜算卦在东汉很流行,本篇
  • 《周易》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
  • 《包法利夫人》    冷天一开始,艾玛就不住在卧室里了,而搬到厅子里去:厅子长长的,天花板很低,在壁炉上的镜子前面摆了一盆密
  • 《宋史》 ◎兵十一 ○器甲之制 器甲之制 其工署则有南北作坊,有弓弩院,诸州皆有作院,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课。南北作院岁造涂金脊铁甲
  • 《陶渊明集》 ○拟古九首(其一)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先醉
  • 《元史》 ◎天文一 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
  • 《旧唐书》 ◎睿宗诸子 ○皇帝宪 惠庄太子捴 惠文太子范 惠宣太子业 隋王隆悌 睿宗六子: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玄宗,肃明顺圣皇
  • 《牡丹亭》 【夜游朝】〔外扮杜安抚引众上〕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枕障江南,钩连塞北。如此江山几处?〔诉衷情〕“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
  • 《旧五代史》 豆卢革,祖籍,同州刺史。父瓒,舒州刺史。(《宣和书谱》云:失其世系。)革少值乱离,避地鄜、延,转入中山,王处直礼之,辟于幕下,有奏记
  • 《安娜·卡列尼娜》    在克拉斯诺村赛马那一天,弗龙斯基比平日更早地来到联队的公共食堂吃牛排.他用不着严格节制饮食,因为他的体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19.栖身之地    这棵被哥利纳帆一行用以栖身的树,仿佛是颗胡桃树.它
  • 《清史稿》 ○王杰 董诰 朱珪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以拔贡考铨蓝田教谕,未任,遭父丧,贫甚,为书记以养母。历佐两江总督尹继善、江
  • 《元史》 ◎忠义一 李伯温,守贤之孙,彀之子也。长兄惟则,怀远大将军、平阳征行万户;次伯通。岁甲戌,锦州张致叛,国王木华黎命击之,大战城
  • 《宋史》 ◎外戚中 ○王贻永 李昭亮 李用和(子璋 玮 珣) 李遵勖(子端懿 端愿 端悫 端愿子评) 曹佾(从弟偕
  • 《辽史》 ◎逆臣上 ○耶律辖底(迭里特) 耶律察割 耶律娄国 耶律重元(涅鲁古) 耶律滑哥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