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看鸣銮,钩陈肃,天仗转,朔风寒

看鸣銮,钩陈肃,天仗转,朔风寒

佚名六州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佚名的《六州》

全文:
双凤落,佳气蔼龙山。
澄江左,清湖右,日夜海潮翻。
因吉地、卜筑圜坛。
宏基隆陛级,神位周环。
边陲静、挂起櫜鞬。
奠枕海隅安。
三年亲祀,一阳初动,虔修大报,高处紫烟燔。
看鸣銮,钩陈肃,天仗转,朔风寒
孤竹管,云和瑟,乐奏彻天关。
嘉笾荐、玉奠璵璠。
奉神欢。
九霄瑞气起祥烟。
来如风马欻然。
还留福,已滋繁。
回龙驭,升丹阙,布皇泽,春色满人间。

佚名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佚名看鸣銮,钩陈肃,天仗转,朔风寒书法作品欣赏
看鸣銮,钩陈肃,天仗转,朔风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鸣銮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鑾,容与徘徊。” 李善 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輅,以鑾和为节。 郑玄 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 注:“鑾,车上铃也。” 唐玄宗 《早渡蒲津关》诗:“鸣鑾下 蒲坂 ,飞旆入 秦中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元 王士熙 《次霍状元接驾韵》:“词苑恩波供染翰,秋风岁岁候鸣鑾。”

钩陈

亦作“钩陈”。1.星官名。《文选·扬雄<甘泉赋>》:“詔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陈,神名也。紫微宫外营陈星也。” 唐 李峤 《奉和拜洛应制》:“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臺。” 清 钱谦益 《答越卓凡宪副》诗:“我欲为君歌督护,夜阑酹酒向鉤陈。”

(2).指后宫。《文选·班固<西都赋>》:“周以鉤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 李善 注引《乐叶图》:“钩陈,后宫也。”《隋书·高祖纪上》:“任掌鉤陈,职司邦政。” 清 钱谦益 《吴祖洲八十序》:“身虽引退,其声光气象尤映望于钩陈阁道之间。”

(3).一种用于防卫的仪仗。《北史·艺术传下·何稠》:“帝復令 稠 造戎车万乘,鉤陈八百连。”《隋书·礼仪志七》:“八年征 辽 ,又造鉤陈,以木板连如帐子。”《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则有大驾法从之盛,御殿则有鉤陈羽卫之严。”

天仗

(1).天子的仪卫。借指天子。 唐 沉佺期 《白莲花亭侍宴应制》诗:“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枫陛新瞻天仗,兰臺入手风霜。”

(2).天子狩猎用的兵仗器械。 唐 李白 《大猎赋》:“乃使神兵出于九闕,天仗罗于四野。”

(3).天杖,佛所用器械。仗,同“ 杖 ”。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何不取天仗,压制羣魔凶!”

风寒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佚名名句,六州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佚名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