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权德舆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权德舆的《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全文: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岩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权德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褐衣

(1).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稟﹞粮,为作褐衣。” 李贤 注:“ 许慎 注《淮南子》曰:‘ 楚 人谓袍为短褐。’” 唐 白居易 《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2).借指贫贱者。 汉 孔融 《荐祢衡表》:“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白*虎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朴略

质朴鄙野。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 前蜀 贯休 《经旷禅师院》诗:“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秦 汉 之时, 关中 风气会聚,田野开闢,人物殷盛; 吴 楚 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

质朴鄙野;质朴简约。《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伏羲 鳞身, 女蜗 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 张载 注:“朴,质也。略,野略也。”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质而不华,则朴略而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党进 ﹞忽仰面瞻圣容,厉声曰:‘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

古风

(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2)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权德舆名句,送崔谕德致政东归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权德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