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

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

卢仝赠金鹅山人沈师鲁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卢仝的《赠金鹅山人沈师鲁》

全文:
金鹅山中客,来到扬州市。
买药床头一破颜,撇然便有上天意。
日月高挂玄关深,金膏切淬肌骨异。
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
浩浩流珠走百关,绵若存有深致。
种玉不耕山外非内粹。
凿儒关决文泉彰,风雅因君不复坠。
光不外照刃不磨,回避人间恶富贵。
三日四日五六日,盘礴化元搜万类。
昼饮兴酣陶天和,夜话造微□精魅。
示我插血不死方,赏我风格不肥腻。
肉眼不识天上书,小儒安敢窥奥秘。
昆仑路隔西北天,三山后浮不著地。
君到头来忆我时,金简为吾镌一字。

卢仝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卢仝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书法作品欣赏
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食谷

(1).享受俸禄。《韩非子·说疑》:“有萃辱之名,则不乐食穀之利。”

(2).吃粮食。《国语·晋语八》:“故食穀者,昼选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孔子家语·执辔》:“食穀者智慧而巧。”《红楼梦》第四五回:“古人説,‘食穀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五味

泛指各种味道(五味即甜、酸、苦、辣、咸)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卢仝名句,赠金鹅山人沈师鲁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卢仝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