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张伯端即心是佛颂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伯端的《即心是佛颂》

全文: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张伯端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张伯端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书法作品欣赏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无体

(1).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 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 疏:“非有升降揖让之礼,故为无体之礼也。”

(2).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淮南子·精神训》:“其动无形,其静无体。” 高诱 注:“无形无体,道之容也。”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道生》:“道之为物……指之无体,象之无容。” 唐 张说 《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依之而住;精微无体者,佛性也,万法因之以生。”

(3).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旧唐书·音乐志三》:“六变有成,三登无体。”

即真

(1).谓由摄政或监国而正式即皇帝位。《汉书·王莽传上》:“ 莽 即灭 翟义 ,自谓威德日盛,获天人助,遂谋即真之事矣。”《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 尧 乃命 舜 代己摄政…… 舜 年八十一即真。” 宋 李纲 《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 道君 自 燕山 密遣使臣齎来,领中有亲书八字,曰:‘便可即真,来救父母。’”《东周列国志》第一○三回:“少主嗣位,而君辅之,如 伊尹 、 周公 ,俟王之年长,而反其政;若天与人归,遂南面即真。”

(2).谓官吏由代理而转为正式职务。《三国志·蜀志·杨洪传》:“ 亮 於是表 洪 领 蜀郡 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新唐书·戴叔伦传》:“ 皋 讨 李希烈 ,留 叔伦 领府事,试守 抚州 刺史……耕餉岁广,狱无繫囚。俄即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刘 时权三司判官,寻即真,俄知制誥。”

无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实相

(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 马鸣 ,躡影 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 东林 何必谢 刘 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説实相。” 吕澂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观。”

(2).真相。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 满洲 行政之实相也。”

张伯端名句,即心是佛颂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张伯端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