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

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

董嗣杲铜陵县废寺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铜陵县废寺》

全文:
铜官山下梵坊欹,谁为昭明太子悲。
鹤去不归松下柱,龟埋空负草间碑。
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
独倚倾墙望淮水,残僧绝影立移时。

董嗣杲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董嗣杲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书法作品欣赏
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言象

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岂唯言象莫窥,良以心虑事絶。”《宣和画谱·陆探微》:“人谓画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 探微 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絶言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参见“ 言筌 ”。

销歇

(1).消失。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一本作“ 消歇 ”。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客光未锁歇,欢爱忽蹉跎。”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閭巷之人,曩与等夷者,莫不奔走伏謁,喘汗不暇,然曾未几而景响销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

(2).衰败零落。 唐 司空曙 《过庆宝寺》诗:“禪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 宋 范成大 《楚辞·交难》:“恐青女兮行秋,奄销歇兮众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人世有好必有歉,有荣华必有销歇。”

(3).停息;休止。 梁启超 《雅典小志·发端》:“ 雅典 立国之精神,歷数千年继续不断,以传至今日。虽其间或稍销歇,要不过如 黄河 之有伏流。”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元 人杂剧虽然早经销歇,但尚有流传的曲本,来示人以大概的情况。”

自剖

自我表白;自明心迹。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序:“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之一:“ 鲁山 不自剖,全璞竟没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生闻而譁辨,自谓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

鸿蒙

亦作“ 鸿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

(2).迷漫广大貌。《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 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红楼梦》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3).东方之野,日出之处。《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 注:“鸿濛,东方之野,日所出,故以为景柱。”

(4).混沌;浑噩。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鸿蒙总合杂,诡譎骋戾狠。”《吴礼部诗话》引 元 王履 诗:“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 清 龚自珍 《世上光阴好》诗:“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

(5).指高空。 明 刘基 《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乱离

(1).政治混乱,给国家带来忧患。《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毛 传:“离,忧。” 郑玄 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 晋 潘岳 《关中诗》:“乱离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2).遭乱流离。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后汉书·烈女传·董祀妻》:“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唐 刘长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诗:“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乱离时候,照顾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无法可想。”

董嗣杲名句,铜陵县废寺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董嗣杲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