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苏轼书金刚经卷原文 诗词名句

题苏轼书金刚经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苏轼书金刚经卷原文

矿窟炎洲善比形,无聊聊复写金经。

三乘总出胸前卐,四句全提舌本青。

宿世由来原佛子,齐谐奚事说奎星。

烧猪佛印相勤请,一笑遗之换醁𨤍。

诗词问答

问:题苏轼书金刚经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苏轼书金刚经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苏轼书金刚经卷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九

2. 轼自识有人凿山取银矿至深处闻有人诵经声发之得一人云吾亦取矿者以窟坏不能出平生诵金刚经自随每有饥渴即若有人自腋下以饼饵遗之殆此经变现云云

参考注释

炎洲

(1).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海内十洲记·炎洲》:“ 炎洲 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 炎洲 ,逕玉涧,越金流。” 唐  柳宗元 《天对》:“爰有 炎洲 ,司寒不得以试。”

(2).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 吴 宫燕。” 王琦 注:“炎洲谓海南之地。” 明  唐寅 《陪杨礼部都隐君虎丘泛舟》诗:“朱明丽景属炎洲,兰橈桂檝遂娱游。” 严复 《救亡决论》:“炎洲羣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

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复写

把复写纸夹在两张或几张纸之间书写,一次可以写出若干份。

金经

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出胸

胸骨向前突出。即今所谓鸡胸。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卬鼻结喉,肥项少髮,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四句

(1).指近体诗中的绝句。因一首四句,故称。 唐  韩愈 《酬马侍郎寄酒》诗:“一壶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无诗酒,其如月色何!”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六:“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四句催。”

(2).指佛经中的偈。因四句合为一偈,故称。 唐  胡伯崇 《赠释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舌本

舌根;舌头。《晋书·殷仲堪传》:“每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宋  陆游 《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酬坟土。”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端阳才过初尝新,酸涩犹教舌本缩。” 沉钧儒 《寥寥集·趺坐诗》:“泼案茶香翻舌本,绕檐嵐翠压眉端。”

宿世

前世;前生。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尔宿世已生 周 家,君之餘嗣也。今生又在 周 家,虽出庸俗,先功未弭,故得受学仙宫。”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今日一会,宿世良缘。吾子前途保重,贫道辞别去也。”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自念宿世积何辜愆,独种得危城因缘甚深,举足便得,无烦企及。”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佛子

(1).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 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西游记》第四四回:“众僧滴泪道:‘我们这一国君王,偏心无道,只喜得是老爷等辈,恼的是我们佛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往往戒律荡然。”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法华文句》卷九下:“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扑死佛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动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涂粉竹叶上尔,然久乃能动者,百千为曹,无非佛子者。”

(4).称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温 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 唐  张鷟 《耳目记》。又 宋  洪皓 为 秀州 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 宋  赵善璙 《自警篇·救荒》。

齐谐

人名。一说古书名。《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 司马彪 )及 崔 ( 崔譔 )云人姓名, 简文 ( 梁简文帝 )云书。” 成玄英 疏:“姓 齐 名 谐 ,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 齐国 有此俳谐之书也。”后志怪之书以及敷演此类故事的戏剧,多以“齐谐”为名。如《隋书·经籍志》有 东阳  无疑先生 《齐谐记》, 南朝  梁  吴均 有《续齐谐记》。 清  袁枚 《子不语》亦名《新齐谐》。亦指谈笑说怪。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勾杂剧》:“絃匏迭奏,干羽毕陈。洽闻 舜 乐之和,稍进齐谐之技。金丝徐韵,杂剧来歟。”《太平广记》卷二五○引《御史台记》:“ 张元一 以齐谐见称。” 清  李调元 《忆中翰程鱼门晋芳》诗:“有时杂齐谐,令人一笑莞。”

烧猪

烧烤猪肉。亦指烤熟的猪肉。 宋  苏轼 《戏答佛印》诗:“ 远公 沽酒饮 陶潜 , 佛印 烧猪待 子瞻 。”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东坡 喜食烧猪, 佛印 住 金山 时,每烧猪以待其来。” 金  元好问 《病中》诗:“止酒嗟何及,烧猪本不图。”

佛印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

(2). 宋 僧,名 了元 。字 觉老 ,与 苏轼 、 黄庭坚 相友善,能诗。 哲宗  元符 元年圆寂。《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 佛印 时时把佛理晓悟 东坡 , 东坡 渐渐信心。” 清  孙枝蔚 《登妙高堂》诗:“ 佛印  苏公 在何处,高臺未入 雍门 弹。”参阅《续传灯录》卷五、《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苏检,朝代:唐代
    还吴东去过澄城,楼上清风酒半醒。想得到家春已暮,海棠千树已凋零。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当日名驹产渥洼。追风千里堕君家。不辞贤路甘栖棘,来伴河阳且种花。梅试雪,酒潮霞。寿觞还捧笑声哗。唐朝九相青毡旧,为报新堤早筑沙。
  • 作者:王佐(汝学),朝代:明代

    杨白花,飘荡随风起。

    随风一去招不止,去落江南几千里。

    洞房美人春思深,梦绕江南烟景里。

    此身兀兀只在此,江南江北隔烟水。

    肠断思君君不知,人生莫苦生别离。

    咫尺阊阖如天涯,况乃天涯今远而。

    龙丝席,生网丝。

    翡翠衾,劳梦思。

    城东嫩柳春风枝,岂无轻盈与袅娜。

    有如张绪年少时,不似杨花轻软肌。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于门高处许谁同,杰阁新成气象雄。辉映万家增壮观,峥嵘百尺耸层空。一天风月登临后,千里溪山指顾中。此地旧多仙窟宅,对君疑是老仙翁。
  • 作者:石宝,朝代:明代

    我歌行路难,路行人听之。

    羊肠鸟道未足险,眼前蚁垤何参差。

    去年栽花今荆棘,舞台歌榭无颜色。

    朝朝风雨夜未休,美人空抱瑶弦泣。

    湘江欲归归未得,霜华剥尽秋蝉翼。

    但觉年光逐逝波,不知何地留欢国。

    行路难,不能不行奈路何,宝刀骏马成蹉跎。

    道逢酒伴且痛饮,世上知心本不多。

  • 作者:释宝昙,朝代:宋代
    故著青山尽底围,直疑挂起片帆飞。好风忽送潮声近,啼鸟相呼树影归。老去六窗谁是伴,颓然一几自忘机。我初不作京华梦,分取松枝对客挥。
  • 作者:江总,朝代:隋代
    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徒伤幽咽响。不见东西流。无期从此别。更度几年幽。遥闻玉关道。望入杳悠悠。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江汉故人少,东西消息稀。异花开绝域,野风吹征衣。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去去忘回远,行行迫腊天。江寒侵老泪,霜冷逼宵眠。客路虽经至,归涂尚过千。家山在台岳,南望几悠然。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未尽登临意,相携上玉台。

    云山千嶂合,井里万家开。

    日落寒原迥,风生暮壑哀。

    迟回江月上,似涌夜珠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