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高风侧听雍雍雁,濡露长悲蓼蓼莪

高风侧听雍雍雁,濡露长悲蓼蓼莪

彭汝砺寄君时宿直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彭汝砺的《寄君时宿直》

全文:
天寒不归汝安否,日暮有怀如此何。
丈室全如在林壑,重云漫不见星河。
高风侧听雍雍雁,濡露长悲蓼蓼莪
不是不知诗废事,相思不寐自成歌。

彭汝砺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侧听

(1).在旁边偷听。《礼·曲礼上》:“毋侧听。”《后汉书·马严传》:“时有侧听 严 言者,以告 竇宪 兄弟,由是失权贵心。”

(2).侧耳而听。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顿轡倚嵩巖,侧听悲风响。”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

(3).从旁听到。 唐 戎昱 《闺情》诗:“侧听宫官説,知君宠尚存。”

(4).侧身而听。表示尊敬。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侧听逾旬,威命不至。”

雍雍

(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

(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

(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茅盾 《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蓼莪

《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扫墓》诗:“ 王褒 私教授,长起《蓼莪》哀。”

彭汝砺名句,寄君时宿直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彭汝砺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