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

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

周权沁园春 次韵王尹赋东严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周权的《沁园春 次韵王尹赋东严》

全文:
娲皇补天,遗石两拳,几千仞兮。
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
世窄三千,天高尺五,日月低躔东复西。
人间世,听晨昏钟鼓,撼半空雷。
登临纱帽*鞋。
豁云梦、胸襟一快哉。
想醉倚高寒,飞仙可挟,清游纪胜,俗子难梯。
把酒乾坤,笑谭今古,崖藓摩挲认旧题。
九关近,便骖鸾高举,云气徘徊。

周权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周权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书法作品欣赏
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苍龙

(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浮屠

亦作“ 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 注:“浮图,即佛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汉 言觉。将悟羣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

(2).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恽敬 《香山先生家传》:“论曰:先生之学,杂於浮图、老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和尚。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夫 文畅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序:“﹝ 柳宜 ﹞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 神秀 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门閭,是曰空相之庐。”

(4).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復有也。” 宋 苏轼 《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三*级,高百二十尺。”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

(5).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仪卫志下》:“伞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明史·流贼传·李自成》:“标营白帜黑纛, 自成 独白鬃大纛银浮屠。”

(6).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尝因晏客,掷骰赌酒。乃自默占,如异日登台辅,即成贵采。一掷得佛面浮图,遂缄秘其骰,至为相犹在。”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为浮图……借此名以名投子者,岂以一二三四五六为自细至粗如浮图之状也歟?”

卓锡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元 张伯淳 《楞伽古木》诗:“ 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师卓锡 岑山 ,苦心实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 五臺 ,一卓锡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倚云

靠着云。形容极高。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诗:“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听。” 唐 高蟾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梅尧臣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周权名句,沁园春 次韵王尹赋东严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周权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