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视之以等闲,脚下添红线

视之以等闲,脚下添红线

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祖钦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全文:
个事本成现,觅则不可见。
白圭本无瑕,琢磨乃成玷。
执之以实法,空中生闪电。
视之以等闲,脚下添红线
若是学道人,好好看方便。
莫看仙人手中扇。

释祖钦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释祖钦视之以等闲,脚下添红线书法作品欣赏
视之以等闲,脚下添红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脚下

(1).脚底下。 唐 杜甫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头上鋭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朱子语类》卷二十:“问志学与立,曰:‘志是要求箇道,犹是两件物事;到立时,便是脚下已踏著了也。’”《老残游记》第八回:“不但人行脚下觉得轻了许多,即驴子也不似从前畏难苟安的行动。” 王洪涛 《莉莉》诗:“ 太行 在你的脚下,你在 太行 的怀里!”

(2).物体近地面的部分。 唐 白居易 《草茫茫》诗:“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 驪山 脚下 秦皇 墓。” 前蜀 贯休 《渔家》诗:“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来日午时,你可将船泊于 蒋山 脚下南岸第七株杨柳树下相候。”

(3).指鞋子。《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

(4).现在;马上。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子瞻 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一章:“要是依着俺,脚下就动手。” 孙犁 《风云初记》十六:“去年的皇历,今年不能使了。从脚下起,就得变个样儿!”

红线

亦作“ 红线 ”。1.红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2).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 。 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 ,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 ,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 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3).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4).借指聘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5).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见“ 红綫 ”。

释祖钦名句,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释祖钦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