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惊看老幼何喧阗,大吏表进九重前

惊看老幼何喧阗,大吏表进九重前

乾隆铜鼓歌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铜鼓歌》

全文:
赤帝失御火不燔,冠以苴履翻坤乾。
靖王后裔英且贤,慨然奋义振中原。
南阳之薮卧龙蟠,下车三顾意何虔。
龙飞云路见在田,君臣相得鱼水欢。
东使吴会骋辨言,八十万众成灰烟。
西入益州奠本根,鼎足峙立固且完。
永安宫里龙髯攀,调和宫府整而闲。
命师南指定獞顽,七擒七纵服诸蛮。
铸铜成鼓永镇旃,风雨侵蚀年复年。
数易时代陵谷迁,下巢蚯蚓邻黄泉。
照临无复资魄渊,濡润还沾雨露偏。
崇鼎贯鼎增斓斑,独于厚地全其天。
由来奇物终播宣,一朝光气腾荒阡。
施厥畚锸瓦砾翻,有声鞺鞳非丝弦。
宛然铜鼓形不刓,洗剔苔藓光泽鲜。
惊看老幼何喧阗,大吏表进九重前
为陈檀案撒包毡,聚观群下充庭轩。
试加击伐声啍啍,大鹏搏风长鲸喷。
上有四蛤狰狞蹲,旁有双耳绶色缊。
龟文虬篆隐隐存,覆之黄缣加束纯。
方今舜目辟四门,两间并献贞符繁。
不誇宝鼎出河汾,讵数剑气冲斗躔。
我闻置鼓召谏臣,访察民隐牧元元。
此应其兆无乃然,坐见谠议日联翩,镛钟大叩张宫县。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惊看

惊奇地注视。 清 刘大櫆 《途中所见》诗:“林外白光浮,惊看长湖水。” 清 刘大櫆 《过汶上赠邓明府》诗:“如今白髮同尊酒,拭泪惊看梦里人。”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礼记·乐记》:“老幼孤独,不得其所。”《国语·晋语七》:“养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属。 晋 潘岳 《西征赋》:“牧疲人於西夏,携老幼而入 关 。”

喧阗

亦作“ 喧填 ”。亦作“ 喧嗔 ”。喧哗,热闹。 唐 杜甫 《盐井》诗:“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苏轼 《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闐,相将扣水求 屈原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即今清明时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游人如蚁。”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一本作“ 喧嗔 ”。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 李大钊 《上海的童工问题》:“有些小孩子,在喧阗的机器声中,被放在摇篮中,或睡或醒。”

喧哗拥挤。 唐 陆乔 引 沉青箱 《过台城感旧》诗:“繁华今寂寞,朝市昔諠闐。”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凡新婚者,却扇之夕,亲朋杂沓,呼笑諠闐,谓之闹房。”

大吏

指大官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明史·海瑞传》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乾隆名句,铜鼓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