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嗟予不有清净缘,杖履何由脱尘迹

嗟予不有清净缘,杖履何由脱尘迹

熊载岱岳行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熊载的《岱岳行》

全文:
岱宗苍苍肇开辟,元气坱圠露鳌脊。
悬崖峻岭接穹窿,走涧飞峦堆怪石。
山形变态苦不常,映月双岩透雪白。
雷车飞马时往来,秘府幽都鬼神宅。
我来已是二月中,满眼黄尘暗阡陌。
瓣香再拜恳神祗,愧我乏材躬自责。
愿祈国祚亿万年,岁稔时和春拍拍。
贪婪蠹政扫无踪,奖掖贤能放邪僻。
油然肤寸合阴云,甘澍连宵苏地脉。
群峰乱削翠芙蓉,列岫横陈玉圭璧。
东郊南亩事耕耘,红是杏桃青是麦。
九重雨露挹清尘,稽首神功手加额。
士民歌舞颂升平,尽说宜时好膏泽。
肩舆今日始登山,路入天门天咫尺。
崎岖石磴十八盘,玉女神池沁元液。
磨崖尚有秦汉碑,古体昏讹半摧折。
唐与晋与封禅坛,雨暗苔侵几朝夕。
卧龙蛰起石窍寒,元鹤睡足林烟碧。
洞天深处何人居,紫府神君蓬岛客。
凉风飕飕吹我衣,两腋顿然生羽翮。
嗟予不有清净缘,杖履何由脱尘迹
神游八表醉骑鲸,长啸一声天地窄。
君不见日观峰,峰头便见东海东。
晓鸡未唱日已出,海波灿烂山玲珑。
悠然登览渺无际,齐中九点氤氲中。
又不见五株松,嶙峋老干蟠苍龙。
异哉斯游更奇绝,野鹤笑我何从容。
揽衣掉臂山下去,夕阳澹澹烟光浓。

熊载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杖履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唐 李商隐 《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府。” 清 钱谦益 《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从?”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宋 苏轼 《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北顾旌旗,南询杖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

(3).谓拄杖漫步。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 清 曹寅 《读梅耦长<西山>诗》诗:“杖履凌云巔,行歌弔龙宅。”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尘迹

见“ 尘跡 ”。

亦作“尘蹟”。犹陈迹。 唐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之一:“汤沐成尘跡,山林遂寂寥。” 宋 范成大 《王希武通判挽词》之一:“堂堂今不见,尘迹自依然。”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佩响些些,尘跡谢繁华。”

熊载名句,岱岳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熊载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