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蔡襄的《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

全文: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
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
况复活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蔡襄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蔡襄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书法作品欣赏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臣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沈冤

亦作“沉冤”。谓难以辩白或久未昭雪的冤屈。 唐 李涉 《与弟渤新罗剑歌》:“ 雷焕 张华 久已无,沉冤知向何人説?” 宋 张商英 《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愬。”《老残游记》第十八回:“职员沉冤,蒙大人昭雪,所有银子听凭大人发落。” 柳亚子 《吊鉴湖秋女士》诗:“凭君莫把沉冤説,十日 扬州 抵得无?”

辩理

申辩,申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至于盗之仇恨,贫无钱买,捕役又加拷逼,认写上道情形,方冀到官辩理;无如恶盗铁口硬证,问官尤指为狡贼,非严刑不招,夹棍边杠,紧拢狠敲,彼非石骨铜筋焉,有不满口招承者乎?”

蔡襄名句,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蔡襄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