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其地有巨浸,浩渺如天池

其地有巨浸,浩渺如天池

乾隆题苏武帛书事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苏武帛书事》

全文:
几閒披汉史,子卿节义垂。
皓首羁王庭,匪石心不移。
汉使天南来,常惠诡致辞。
天子射上林,得雁太液池。
言武在某泽,以此武得归。
耳食者无识,端谓诚感之。
智者尚谲诈,更谓胡可欺。
胡人纵淳朴,岂其无觉知。
此事有端委,正言辨群疑。
春时雁北乡,止于西北陲。
其地有巨浸,浩渺如天池
退翎换新羽,抱卵育雏儿。
当其换羽际,展翅不能飞。
徒手可捕得,无待矰缴施。
单于称武死,用绝汉主思。
适闻得帛书,翻信武所为。
生还虽赖天,物理固有宜。
郝经用此道,公案曾重题。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 鬲津 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唐 卫次公 《渭水贯都赋》:“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 长江 巨浸,瀰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 清 黄景仁 《望泗州旧城》诗:“ 泗 淮 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

(2).大水。指大海。 唐 许彬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诗:“不易识 蓬瀛 ,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 太湖 ﹞虽北压 扬子江 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第四章:“倘无罗经以定方向,则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顾无涯,谁敢冒险远离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呜呼!巨浸、大疫,杀*人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 大梁 水后, 西亭 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泽。《宋史·食货志上一》:“ 太湖 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蟾蜍》:“ 嘉庆 己卯八月, 河 决, 开封 兰阳 一带皆成巨浸。”

浩渺

广阔无边

江湖浩渺足春水。——赵孟頫《送高仁卿还湖州》

天池

(1).海。《庄子·逍遥游》:“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2).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韩愈 《漫作》诗之一:“ 玄圃 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时旸邸》诗:“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

(3).指山顶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嵐壁鸟纔通。” 宋 范仲淹 《天池》诗:“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九坎间十星,曰天池。”

(5).穴位名。即承浆。参见“ 承浆 ”。

乾隆名句,题苏武帛书事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