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擘笺和韵速就能,画谱考證何须明

擘笺和韵速就能,画谱考證何须明

乾隆沈德潜题张择端清明易简图诗至即用其韵题卷中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沈德潜题张择端清明易简图诗至即用其韵题卷中》

全文:
以易易难简易繁,舜举两字卓识括万端。
世间祗知清明上河图,谁知羲经妙义乃于世道关。
尔时宣和朝士班,蔡童王高甲第攒。
君臣嬉乐答韶节,惜无长绳系流年。
亦有舟车宾远域,酒楼豪饮银杯掷。
纲来花石竞新奇,岂计闾阎被辛螫。
囊金橐币输朱门,百姓膏脂饱鬼蜮。
汴京富贵瞥眼销,可怜画图沦草棘。
展转流传数百年,分宜豪敚谁能匿。
严败尤物入大内,小监窃取藏精粹。
徒供失得阅荆凡,那有谟猷告房魏。
徵诗阅月并书呈,大耋欣犹食履泰。
擘笺和韵速就能,画谱考證何须明
纳忠因事吾所悉,广平不异图无逸。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擘笺

谓裁纸。 宋 陆游 《阆中作》诗:“擘牋授管相逢晚,理鬢薰衣一笑哗。” 清 姚鼐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之七:“祇怜才尽者,偏畏擘牋长。”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画船纪艳》:“山樵於时倚醉微吟,擘笺题句,挥毫染写,墨瀋淋漓,无不各当其意以去。”

和韵

(1).谓文雅而有风度。《南史·王训传》:“眉目疎朗,举动和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 彦回 风流和韵,施之燕閒,故是佳士。”

(2).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吟咏滋味,流於字句。气力穷於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范文澜 注:“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

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 唐 白乐天 为 杭州 刺史, 元微之 为 浙东 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叠韵之巧,盛于 苏 黄 ;和韵之风,流于 元 白 。”

速就

犹速成。《太平广记》卷五引《仙传拾遗·王次仲》:“﹝ 王次仲 ﹞以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难以速就。” 元 王祯 《耨》诗:“曾闻傴僂翁,功毋求速就。” 郭沫若 《纪念碑性的建国史诗之期待》:“伟大的成品决不能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我们也不希望它有那样的速就。”

画谱

(1) 画帖

(2) 鉴别图画或评论画法的书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乾隆名句,沈德潜题张择端清明易简图诗至即用其韵题卷中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