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佚名瑞鹤仙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佚名的《瑞鹤仙》

全文:
正迎长时节。
细数来、两旬已浃,两朝方越。
画堂人笑悦。
见瑞烟香袅,寿星明彻。
丝丝华发。
问瑶池会客,几见桃结。
才经八十,春秋不记,绛人年月。
奇绝。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
鼎来□德。
儿孙尽、蓝袍客。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愿常如、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佚名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佚名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书法作品欣赏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一轴

表数量。用于诗文、书画等,犹言一幅,一卷,一篇。 唐 李洞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诗:“此道背於时,携归一轴诗。” 宋 苏轼 《游张山人园》诗:“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凡书, 唐 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中间悬着一轴百子图。”

金花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 金花银 ”。

(5).见“ 金花牋 ”。

(6).见“ 金花帖子 ”。

(7).见“ 金华夫人 ”。

鸾锦

有鸾鸟图案的织锦。 元 王逢 《喜朱子才知事迎太夫人至》诗之二:“鸞锦戴颁新誥命,鱼轩稳称小香车。” 清 姚燮 《双鸩篇》:“画簟六尺三,缘以鸞锦椒泥涂。”

琅函

(1).书匣的美称。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诗:“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四:“琅函锦篋深韜袭,留付 松阴 后辈看。”

(2).指道书。 宋 晁补之 《引驾行·长春》词:“待琅函深讨,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 金 赵秉文 《鲁直乌丝襕黄庭》诗:“《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之二九:“诗成便返青天去,遗下琅函第几籤。”

(3).犹华翰。 清 顾炎武 《答李紫澜》:“春来两接琅函,著作承明,紬书金匱,自不负平生之所学。”

贝叶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佚名名句,瑞鹤仙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佚名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