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谷园,春去武陵源,直恁的缘薄分浅

谷园,春去武陵源,直恁的缘薄分浅

佚名【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佚名的《【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全文:
牡丹亭日长帘半卷,推绣枕听啼鹃。
夜雨过梨花褪雪,晓风轻柳絮飘绵。
忆。
多情万水千山,盼佳期甚日何年。
近香奁理妆贴翠钿,尚然有睡红一线。
情浓眉。
黛里,愁入鬓云边。
  嘴古都钗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鸾,画不尽春山宛转。
恨惹情牵,。
对东风桃李无言。
章台路望来不甚远,张京兆那里也不见。
香消宝鼎,灯尽银,。
炉冷沉烟。
  粉脸淡蛾眉皱,妆残新月偃,愁压远山偏。
火燎袄神庙,花飞金。
谷园,春去武陵源,直恁的缘薄分浅
  托香腮不语转凄然,淡注珠唇翠蝉,呆答颏对人羞见面。
则被。
这鬼病恹缠,断柔肠心事在谁边?。
  胸减酥,脸褪莲。
似杨妃病吐荔枝涎,西子愁频麋鹿苑。
顿不开。
连环金钏,不由人终日恨绵绵。
  想当日整玉容,并粉肩。
晚妆楼上镜台边,画出对初生月何日圆。
到如今桃花人面,闷恹恹憔悴似去年前。
  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走飞觥,品竹调。
弦。
唱道是美满欢娱,似比翼鸟于飞燕。
闲情侵翠靥,春意近花钿。
今日个宝钗。
头擘双鸳,昔何时镜重圆,因此上两道春山翠痕浅。
  春残连理枝,香冷合欢扇,好姻缘翻做了恶姻缘。
还不彻相思债,。
叫不应离恨天。
知他是甚时相见,两眉峰重画翠婵娟。

佚名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佚名谷园,春去武陵源,直恁的缘薄分浅书法作品欣赏
谷园,春去武陵源,直恁的缘薄分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武陵源

(1).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载: 晋 太元 中, 武陵 渔人误入 桃花源 ,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迷不復得”。后以“武陵源”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唐 宋之问 《宿清远峡山寺》诗:“寥寥隔尘事,何异 武陵源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 武陵源 。”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七:“归来向人説,疑是 武陵源 。”亦作“ 武陵滩 ”、“ 武陵川 ”。 唐 汪遵 《东海》诗:“同作危时避 秦 客,此行何似 武陵滩 。”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寒侵 赤城 顶,日照 武陵川 ;若览名山誌,仍闻《招隐》篇。” 明 唐顺之 《广德道中》诗:“倘遇 秦 人应不识,只疑误入 武陵川 。”

(2).亦作“ 武陵溪 ”。 东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迷不得返,饥食桃果,寻水得大溪,溪边遇仙女,并获款留。及出,已历七世,复往,不知何所。后成文人经常援引的典故。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唐 王之涣 《惆怅词》之十:“ 晨 肇 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 武陵溪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多管为残花几片,悮 刘晨 迷入 武陵源 。”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 刘晨 曾入 武陵溪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为甚呵, 玉真 重遡 武陵源 ?也则为水点花飞在眼前。”

直恁

犹言竟然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一回家怨天公直恁困英豪,嘆良金美玉何人晓!”《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是甚么人?直恁大胆!” 清 李渔 《凰求凤·囚鸾》:“好事磨人直恁奇,既得便宜,又失便宜。”

佚名名句,【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佚名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