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句出处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书法作品欣赏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水源

(1) 水道的源头或上游

(2) 河流的发源地或源头

(3) 民用水、工业用水或灌溉用水的来源

威胁要切断水源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小口

(1).未成年的人。《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元史·唐仁祖传》:“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给之。”《糊涂世界》卷九:“户口查完,开了局子,照票支米,大口一升,小口半升。”

(2).小嘴巴。旧时常用来指美女的嘴。《镜花缘》第十六回:“里面有两个女学生……面貌虽黑,但弯弯两道朱眉,盈盈一双秀目,再衬着万缕青丝,樱桃小口。”

(3).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初学记》卷六引《淮南子》:“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南齐书·陆澄传》:“ 竟陵王 子良 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将七八升。”

(4).指小口容器。 冯先铭 《从两次调查长沙铜官窑所得到的几点体会》:“ 朝鲜 出土的(壶)还有类似两件,一件……柄下有‘ 郑家 小口天下第一’八字。”

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陶渊明名句,桃花源记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陶渊明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