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张蠙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张蠙的《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全文: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
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沈醉不愁归棹远,晚风吹上子陵滩。

张蠙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觱栗

(1).即觱篥。 唐 冯翊 《桂苑丛谈·赏心亭》:“一日公召 陶 同游,问及往日芦管之事……其管絶微,每於一觱栗管中常容三管也。” 清 周亮工 《寿青溪三老序》:“乃为诗寄之,有云:‘风紧黄云新觱栗,月明青草旧琵琶。’”参见“ 觱篥 ”。

(2).筝的一种。长离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音乐·筝》:“《类山》:长离,筝名。 武夷山 谢英妃 抚长离。又长离一云觱栗。”

(3). 宋 时对道士的俗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优语》:“内宴日,参军四筵张乐,胥辈请僉文书,参军怒曰:‘我方听觱栗,可少缓。’请至三四,其答如前。胥击其首曰:‘甚事不被觱栗坏了。’盖是俗呼黄冠为觱栗也。”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虾蟆更

(1).击木柝警夜。以柝声似虾蟆叫,故称。 五代 张蠙 《钱唐夜宴留别郡守》诗:“觱栗调高山阁迥,虾蟆更促海声寒。”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柝》:“今击木为声,以代更筹者是,俗曰虾蟆更。”

(2). 宋 时宫中称五更以外的六更。 宋 周遵道 《豹隐纪谈》:“盖内楼五更絶,柝鼓变作,谓之虾蟆更,禁门方开,百官随入,所谓六更者也。外方则谓之攒点云。”

张蠙名句,钱塘夜宴留别郡守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张蠙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