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南州榻下好淹留,公孙阁里方延伫

南州榻下好淹留,公孙阁里方延伫

王式丹送汤逸林入都即致汤西厓编修刘后斋都谏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式丹的《送汤逸林入都即致汤西厓编修刘后斋都谏》

全文:
今年早热月在午,千里出门不知苦。
闻君欲别饮君酒,酒酣问君向何许。
往者汗漫游长安,一峰草堂北道主。
白门太史深相知,旅舍乃能致脩脯。
名人畸士纷京华,出入马蹄觅俦伍。
百尺梧桐阁正开,万丈长虹气能吐。
微名得失何足论,相知所贵写肝腑。
人生合散风中烟,迸泪晨星讵堪数。
归来至竟不称意,卜昼萧条守环堵。
丛卉春垂三径云,老松秋亚一枝雨。
收身聊乐茗香清,顾影却惭鹿豕聚。
乍提补被辞妻孥,复走长安作羁旅。
十年往事难重陈,欲归何门行踽踽。
故人惟有汤与刘,青琐红兰鸾凤侣。
南州榻下好淹留,公孙阁里方延伫
计君到时夏正深,雪藕银桃胜甘乳。
易酒一斛浣头尘,提携如意蹋筵舞。
余方墨守余幽忧,寂寂徒令笑邓禹。
为致两公相问讯,离绪万端凭告语。

王式丹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南州榻

东汉 陈蕃 做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 徐稺 来访,特设一榻, 徐 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因 徐稺 为 豫章 人,故称“南州榻”。后用为礼遇嘉宾之典实。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诗:“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满座还开 北海 樽。”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公孙

(1).诸侯之孙。《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

(2).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

(3).复姓。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见《史记·秦本纪》。

延伫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王式丹名句,送汤逸林入都即致汤西厓编修刘后斋都谏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王式丹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