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范晔梁鸿尚节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范晔的《梁鸿尚节》

全文:
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而不为章句。
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
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
卷八十三》

范晔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邻家

邻居;相邻的住家

耆老

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恒人

常人,一般的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太史敫 女奇 法章 状貌,以为非恆人。”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烈士之所以异於恆人,以其伏节以死谊也。”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夫既为乡里之恆人矣,其生平行事,不足为乡之子弟所仰法,徒以气力雄长閭伍之间耳。”

责让

斥责;谴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与 陈餘 相见,责让 陈餘 以不肯救 赵 ,及问 张黶 、 陈泽 所在。”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谗险》:“ 李靖 破 突厥 ,擒 頡利 , 温彦博 害其功,奏 靖 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於乱兵之手, 太宗 大加责让。” 周贻白 《中国戏曲发展的几个实例》:“其实,这种搞法,却正是群众的公允的批判,不过借 陈 妻之口以责让之,责让 陈世美 ,也便是责让 蔡伯喈 ,也便是责让那些艳羡郡马之贵而弃亲背妇的士大夫们。”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长者

(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

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范晔名句,梁鸿尚节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