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王之望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

全文:
丁年慕请缨,白首翻攘袂。
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惟悴。
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
依樯闻喜朝鲜,酌斚烹匀鳜。
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
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
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
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高情独无戚,慧眼不留翳。
岂惟诗酒豪,抑亦文武备。
开馆昔登瀛,奉车元起沛。
君遭功名迫,我堪閒散置。
他年洛下吟,忆君徒拥鼻。

王之望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輶轩

(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汉 扬雄 《答刘歆书》:“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於 周 秦 之室。”《文选·左思<吴都赋>》:“輶轩蓼扰,彀骑煒煌。” 李周翰 注:“輶轩,轻车也。”《新唐书·陈子昂传》:“则莫如择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滞、刚不避彊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后以为使,故輶轩未动,而天下翘然待之矣。” 清 姚鼐 《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补山》:“前辈輶轩过,风流忆宛然。” 柳亚子 《<盛湖竹枝词>题辞》之十二:“乘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輶轩异代求。”

(2).古代使臣的代称。《文选·张协<七命>》:“语不传於輶轩,地不被乎正朔。” 李善 注引《风俗通》:“ 秦 周 常以八月輶轩使採异代方言,藏之秘府。”《新唐书·高季辅传》:“为政之道,期於易从,不恤其匱,而须其廉,正恐巡察岁出,輶轩继轨,而侵渔不息也。” 章炳麟 《<新方言>序》:“ 钱晓徵 盖志輶轩之官守者也,知古今方言不相远,及其作《恒言録》,沾沾独取史传为徵,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

凭轼

亦作“ 凭式 ”。1.倚在车前横木上。谓驾车;出征。 晋 左思 《魏都赋》:“凭軾捶马,袖幕纷半。”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隋书·伊娄谦传》:“僕凭式之始,未闻兴师。” 唐 魏徵 《述怀》诗:“请缨繫 南粤 ,凭軾下东藩。” 宋 秦观 《辩士》:“当是时也,虽有智勇无所用之,独可驰一介之使,凭軾撙衔,喻以祸福而得志。” 明 张萱 《复刘冲倩书》:“若然则今日乌合,明日兽散;今日倒戈,明日凭軾;今日为君子,明日为小人;今日为小人,明日为君子之辈可以无罪。”

(2).借指做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鸣玉岂朴儒,凭軾皆俊民。”

魏阙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回睇

回头看,回顾。 唐 欧阳詹 《送巴东林明府之任序》:“游盘责境,为池为墉;退公多暇,为我迴睇。”

王之望名句,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