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大学士

历史知识

官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简翰林官充任,备顾问应对,秩正五品。永乐时始以殿阁学士衔简入内阁参预机要。洪熙、宣德以后,阁权渐重,掌批答章奏,草拟诏令,事实上行使宰相职权。但因品秩低,故常以尚书兼任,以高其品秩。清沿置,升为正一品,但权任反不如明。雍正中设立军机处后,仅掌日常例行政务及发布文告等。

词语分解

  • 大学士的解释 官名。 唐中宗 景龙 二年, 修文馆 置大学士四人。此大学士之始,然不常设。 宋 沿 唐 之旧, 昭文馆 、 集贤殿 大学士,皆宰相领之。 明 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然官阶仅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自 宣宗 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职近宰相,称为“阁老”。 清 因之,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二人,为从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称为“中堂”。

历史知识推荐:填鸭法

明清时期快速肥育家鸭之一种方法。清滇游日记有记述:“将食之前二十一日,白米作饭,以盐花和之成团,作枣核状,强喂之,每日减去一团,至期宰食,其味肥嫩无比。”顺天府志所述之法为:将“毛羽初成者,用面和硫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文渊阁大学士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