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释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来历出处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历史典故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历史典故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历史词典解释

文:文华,文采。质:质朴,朴实。彬彬:指文质配合恰当。 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才能成为君子。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唐.虔礼《书谱》:“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也单引〔文质彬彬〕。形容人温文尔雅。唐.王勃《三国论》:“文帝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镜花缘》一五回:“唐敖看那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也指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毕命》:“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故文质彬彬,而体要立矣。”清.子云《野鸿诗的.九三》:“高(适)、岑(参)、王(维)三家,均能刻意炼句,又不伤大雅,可谓文质彬彬。”

词语分解:

  • 文质的解释 1.文华与质朴。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孔颖达 疏:“史文则辞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旧唐书·文苑传序:“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使马圉:“ 马圉 之説诚善,假使出 子贡 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 姚华 论文后编:“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 赵 得其质, 楚 得其文。”2
  • 君子的解释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论语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

历史典故推荐:平步公卿

唐·白居易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