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

历史地名

易县怎么写好看

易县怎么写好看

置,属广阳治所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西汉涿郡东汉河间国。三国改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为易县,属高阳郡治今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 (556) 鄚县。

开皇十六年 (596) 置,为易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易县。以易水为名。大业初为上谷郡治。唐为易治。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 (1266)复置。明洪武初废入易州。1913年改易州为县,属直隶保定道。1928 年直属河北省。县东南有燕国都之一燕下都遗址。县西永宁山下有清西陵


(1)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属广阳郡。三国魏改为易城县。北魏复名易县,治今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西。面积 2549 平方千米。属保定市。人口54.3万。8镇、19乡(含1满族回族乡)。县人民政驻易州镇。战国时为燕武阳,故址即今县东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遗址。秦属广阳郡。西汉置故安县,治今燕下都附近,属幽州涿郡。北魏更名固安县,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因易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易州:“以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易县,县以州名,同治易州。蒙古初易县省入易州,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明洪武初复省入易州,属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州。1913年降州为县,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边区,1948年属察哈尔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60年改属保定市,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区。拒马河、易水流县境。有格庄、龙门等水库20余座。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薯、谷子、棉花。为省烤烟、晒烟基地县。药用植物源丰富。有水泥、陶瓷、化、机械等工业。所产“易水砚”著名。京原铁经西北境,地方铁路通高碑店112国道、京获公路经此。古迹有清西陵、燕下都遗址、荆轲塔、紫荆关长城等,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建有狼牙山五勇士念塔。

词语分解

  • 易的字典解释 易 ì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和悦:平易(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改变:易手。易地。变易。 交换:交易。贸易。 轻慢:贵货易土。 芟治草木:易墓(除治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à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县 (縣) á 古同“悬”。 笔画数:; 部首:厶; 笔顺编号:

历史地名推荐:唐先镇

在浙江省永康市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先,人口。传建村者自称“陶唐先民”,遂名。年置镇。年设唐先乡,年改公社、乡,年复置镇。年大后乡并入。产稻、甘蔗、茶叶、生姜、葡萄、柑橘。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易县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