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

历史典故

兴师问罪怎么写好看

兴师问罪怎么写好看

兴师:举兵。举兵讨伐,责问罪状。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元史.郭侃传》:“三年,侃上言: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三国演义》一一四回:“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后泛指发动群众斥责对方。蒋光慈《田野的风》:“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亦作“兴师见罪”。明.无名氏《衣锦还乡》一折:“今有沛公无礼,他先入关中,封秦府库,改秦苛法,某欲兴师见罪。沛公尽献秦之宝物,投吾麾下。”


连动 兴师,举兵;问罪,声讨。宣布罪状,发兵声讨有罪者。现也泛指指明错误,对人加以责问。唐·樊绰《蛮书·名类》:“阿姹又诉于归义,兴师问罪。”叶辛《风凛冽》:“你一回上海,就带着一副兴师问罪的面孔去质问她,她心里能高兴吗?”△多用于责问。→西责音 ↔负荆请罪。也作“兴兵问罪”、“兴师见罪”。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体贴入妙

谓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清 昭槤啸亭续录.檀栾卿:“姿容艳丽,性格柔婉,所演剧甚多,俱能体贴入妙。” 述补 体会深刻,致使描摹巧妙逼真。清·昭梿啸亭续录·檀栾卿:“姿容艳丽,性格柔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兴师问罪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