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其至矣乎

历史典故

中庸: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庸,平常。孔子宣扬中庸之道,就是要人们办事调和折中,不偏不倚。至:极。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语论语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明.李贽《焚书.杂述.耿楚倥先生传》:“盖道至于中,斯至矣。曰:‘中庸其至矣乎。’”

词语分解

  • 中庸的解释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 ∶见;四书; ∶德才平常;中材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详细解释.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
  • 矣乎的解释 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乎;表示疑问或感叹,可译为;了吗;、;了吧;等已矣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老大矣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历史典故推荐:不鼓不成列

不鼓:不击鼓进攻。不成列:没有列成阵势。 不向尚未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攻击。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中庸其至矣乎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