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历史典故

比喻无辜遭祸。北齐《檄梁文》: “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吕氏春秋·必己》: “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之相及也。”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劭《风俗通》: “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 ‘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 又云: ‘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 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池: 护城河。相传宋国君欲得桓魋弃入河中的珠宝,入河中,弄水,珠不得,鱼尽死。或传宋国城门失火,殃及池仲鱼其人其家; 或说宋国城门失火,因取水救火,河干,鱼尽死。

词语分解

  • 城门的解释 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 池鱼的解释 ∶池中的鱼 ∶比喻无辜受累遭殃。如:池鱼堂燕比喻无辜受祸;池鱼幕燕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详细解释.池中的鱼。《吕氏春秋·上德》:“﹝ 重耳 ﹞去 齐 之 曹 , 曹共公 视其駢胁,使袒而捕池鱼。”

历史典故推荐:轻裘缓辔

犹轻裘缓带。明 郭贞顺《上俞将军》诗:“将军高名迈千古,五千健儿猛如虎。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 晋 羊祜。”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