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难

历史典故

毁家纾难怎么写好看

毁家纾难怎么写好看

《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斗谷,复姓;于,音wū;斗谷于菟即令尹子文)为令尹,自毁(减少)其家,以纾(援解)楚国之难。”

斗谷于菟作楚国令时,用尽自家之财援助国家,缓解楚国的困难。后因以“毁家纾难”用为为解救国难而牺牲自家的典故。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虽然日子很,把自己下锅的粮扫数拿出,都很高兴;只要能毁家纾难,心情愿。”


并列 毁,灭。纾,缓。指献自家全部家产以纾缓国难。语本《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於菟为令君,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宋史·度宗纪》:“容臣归省偏亲,誓当趋事赴功,毁家纾难,以赎门户之愆。”△褒义。多用于形容毁家产以解救国难的行为。→见危授命 ↔苟全性命。 也作“毁家纾国”。

词语分解

  • 毁的解释 毁 huǐ 破坏损害:毁灭
  • 纾难的解释 解除危难。后汉书·庞参传:“ 季子 来归, 鲁 人喜其紓难。”新五代史·闽世家·王鏻:“兵士在道不肯进,曰:‘得 文杰 乃进。’ 鏻 惜之不与,其子 继鹏 请与之以紓难。” 宋 陈郁 话腴:“妾即盛饰以待,家人骇之,然犹谓其往可紓难。”

历史典故推荐:廪台燔火

逸周书.克殷:“商辛(纣)奔内,登于廪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史记.殷本纪:“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廪台燔火”或“鹿台火”,是指商纣王在周武王军攻入朝歌时,在廪台之上焚身自亡的事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毁家纾难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