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张乐

历史典故

洞庭张乐怎么写好看

洞庭张乐怎么写好看

《庄子.天运》:“北门城问于帝曰:‘帝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注:咸池,古乐名,传说为黄帝之乐。洞庭,广庭;洞庭之野,指天地之间),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注:怠,指恐惧之心消退),卒闻之而惑(注:惑,指陶醉于其声而如同暗惑一般),荡荡默默(注:荡荡,平易:默默,无知貌),乃不自得。’帝曰:‘汝怠其然哉!……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庄子想说明“至乐”之理,故借黄帝与其臣子北门城的对话而加以说明。北门城不悟“至乐”之道,故初闻其声感到惊惧,再闻其声,稍悟其旨,恐惧之心退息。最后再赏,知与天地礼义相合,于是陶醉其声,如同暗惑一般。听其音再体悟其玄理,更觉荡荡无偏,默默无知,呈现物与我皆忘之感。所谓“至乐”,按黄帝说法是最上乘之乐,它必须顺乎天理,应乎自然,得之于心,随心适性,然后才发之为声,奏之成曲。就是说,它是黄帝崇高的德行教化与高超的乐声相结合的产物一一此即所谓“咸池之乐”。后因以“洞庭张乐”用为至乐之典。

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巖。巖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巖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词:“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

词语分解

  • 洞庭的解释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
  • 张乐的解释 置乐;奏乐。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洞庭 张乐已莓苔,犍 为 获磬亦尘埃。”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军中置酒张乐,夜忽报 阮 兵大至,始仓皇御敌。”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 崑崙 之巔;波涌云垂,张乐 洞庭 之泽。”

历史典故推荐:别有人间

犹别有天地。清卓发之械园嫘史诗序:“清凉山之畔,竹径数转,别有人间。” 述宾 另有天地。清·卓发之械园嫘史诗序:“清凉山之畔,竹径数经,~。”△多用于景物方面。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洞庭张乐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