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皙竹简

历史典故

《晋书.束皙传》:“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时有人於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皙,皙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

束皙才学博通,好学不倦,对古文字,古书简颇有研究。当时有人在嵩高山下拾得竹简一枚,刻有科斗文,没有人能知道来历和内容。博学多闻的张华也弄不明白。问束皙才知这是汉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查证果然不错。后以喻博学多识之典。

《文选》卷三八任彦昇《为扬州荐士表》:“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竹书无落简之谬。”唐.李瀚《蒙求》:“束皙竹简,曼倩三冬。”

词语分解

  • 束的解释 束 ù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控
  • 竹简的解释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详细解释.古代用以书写、记事的竹片。《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縑帛者谓之为纸。” 晋 荀勗 《<穆天子传>序》:“ 汲县 民 不準 盗发古冢所得书也,皆

历史典故推荐:捉襟见肘

同“捉衿见肘”。唐 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之二:“捉襟肘见,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于昔人。”清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犹藉民间钱票通行,稍可济民用之不足,若不许其用票,恐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束皙竹简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