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芮息讼

历史典故

虞芮息讼怎么写好看

虞芮息讼怎么写好看

《诗》“质厥成”毛苌传:“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人也,盍往质焉(质,问明,此是求裁断明白之)?’乃相与周。其境,则耕者让畔,者让。入其,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二国君感而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闲。至今尚在。”

《史记.周本纪》:“……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注:周文王姬昌),皆慙,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

周初,虞国与芮国争田诉讼,连年不决,受西伯仁风的感化,自行息讼,互让其田。虞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芮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后因以此用为仁德感化息讼之典。

《后汉书.王畅传》:“虞、芮入境,让心自生。”《孔丛子》:“文王受命,断虞芮之讼。”于濆《南越谣》:“苦令交阯货,尽生虞、芮田。”晋.潘岳《西》:“苏张喜而作骋,虞芮愧而讼息。”

词语分解

  • 虞芮的解释 周 初二国名。相传两国有人曾因争地兴讼,到 周 求 西伯 姬昌 平断。《诗·大典·緜》:“ 虞 芮 质厥成, 文王 蹶厥生。”《史记·周本纪》:“於是 虞 芮 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 周 。入界,
  • 息讼的解释 平息争讼详细解释平息争讼。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 楚 夏 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姚乙 心里先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 月娥

历史典故推荐:狂吠狴犴

述补 狴犴,牢狱。如牢狱里的狂犬乱叫。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臣到百岁,喉喘颠汗。”△贬义。用以形容狂乱的叫声。→狂犬吠日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虞芮息讼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