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藏于密

历史典故

退藏于密怎么写好看

退藏于密怎么写好看

退而隐藏于深之处。 指《周易》的道理含藏不露,而能潜化万物。 后也指人退隐深藏,不为世用。语出《易.系辞上》:“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唐.杜甫《祭外祖祖母文》:“夫人于是布裙屝屦,提饷潜出,昊天不佣,退藏于密,久成凋瘵,溘至终毕。”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退藏于密。密是用之源,圣人之妙处。”明.薛瑄《薛子道论》上篇:“鸟雀巢茂林,蛟龙潜深渊,圣人洗心,退藏于密。”清.燮《题画.竹石》:“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

词语分解

  • 退藏的解释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
  • 密的解释 密 mì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

历史典故推荐:六计

同“六出奇计”。明 陈基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诗:“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欲安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退藏于密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