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八首

作者:释宗印 朝代:宋代

偈颂八首原文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平地上死人无数。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屎窖里头出头没。
孤迥迥,峭巍巍。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诗词问答

问:偈颂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印
问:偈颂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印名句大全

释宗印偈颂八首书法欣赏

释宗印偈颂八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八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平地

平整土地

死人

(1).已死的人。《诗·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国语·晋语二》:“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媿。”《荀子·天论》:“道路有死人。”

(2).使人死亡。如:这样做不会死人。

(3).詈词。 余开选 《狮人》:“我正要找你,不知你这个死人到哪去了。”

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无咎

没有祸殃;没有罪过。《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邹阳 之説 吴梁 ,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清史稿·后妃传·太祖继妃富察氏》:“今我顺天命,安疆土。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天不佑也。”

(1).无灾祸;无过失。《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宣缪姜》:“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2).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孔颖达 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头出头没

语本《五灯会元·投子同禅师法嗣·濠州思明禅师》:“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后用以比喻追随世俗。 宋 陈亮 《乙巳秋答朱元晦秘书熹书》:“而秘书必谓 汉 唐 并无些子本领,只是头出头没,偶有暗合处。” 明 袁宏道 《广庄·齐物论》:“天下之人,头出头没,於是是非非之中,倚枯附朽,如大末虫之见物则缘,而狂犬之闻声则吠。”

孤迥

(1).孤立,远离其他事物。《太平御览》卷九一○引 南朝 齐 祖冲之 《述异记》:“ 考之 便登木逐猴,腾赴如飞。树既孤迥,下又有人,猴知不脱,因以左手抱树枝,右手抚腹, 考之 禽得。”《隋书·郭荣传》:“时 汾州 与 姚襄镇 相去悬远, 荣 以二城孤迥,势不相救。”

(2).指孤单。《魏书·源子恭传》:“又其履歷清华,名位高达,计其家累,应在不轻。今者归化,何其孤迥?”

(3).寂寞;寂寥。 唐 杜牧 《南陵道中》诗:“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清 龚自珍 《梦芙蓉·本意》词:“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花须

花蕊。 唐 杜甫 《陪李金吾花下饮》诗:“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鬚。” 宋 张表臣 《蓦山溪·游甘露寺》词:“寻柳眼,觅花鬚,春色知何处。”《花月痕》第四三回:“ 芝友 大家来看 痴珠 ……重过 秋心院 ,觉得草角花鬚,悉将溅泪。”

连夜

当晚那一夜

连夜动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